阿威視窗(29):知與行 道於理 知理容易道難行

阿威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在一次餐會上,菜上八道,酒過三巡,正在發福的某君腆腹坦言,「也知道現在該節食,可是每遇佳餚滿席,香味撲鼻,還是難以自制啊。」雖為平常之語,卻也講出一個道理:知道容易做到難。
  
「道理道理」人們常掛嘴邊,「你這人講不講道理?我這個人最講道理……」如此這般這般。中國文化中的「道理」一詞本是「道」和「理」倆個字構成的,因為經常連在一起講,慢慢的「道理」在人們潛意識中越來越側重「理」,而非「道」,「道」的意味越來越淡,漸漸消隱了。
  
中國文字常常將兩個意義相近的字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固定「詞組」,表達一個完整的意義,因為構成這個意義的兩個「字」關係是如此的緊密以致於是一體的,同時出現的,就像「唇齒」的骨肉關係:唇亡齒寒。其實「道理」也是這樣一種關係,說「道亡理拙」也不為過吧。現在人都非常執著於「知理」而忘「道行」,「道理」其實早就只剩下「理」而沒了「道」,這「道理」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很多人一輩子學了很多「理」,卻不知道「理」不是止於「學」的,而是用於「行」的。
  
這裡還得先澄清一下,「知識」和「道理」的不同。「知識」這個詞似乎是近代才出現的詞彙(也可能是受西方近代文明的衝擊的「舶來品」,請有考證的讀者指正),它和與古俱來的「道」「理」還是有區別的,通常探究事物、生命本質的才謂之「道」,而末節之學謂之「技」或「術」,筆者認為現代詞「知識」就是古人眼裡的「技」或「術」,是關於某一門學問或某一領域的道理,而且更側重外部世界的「物」之理,跟人的行為基本是無關的、脫鉤的客觀「知識」。
  
我們現在常以為讀書就是為了學「知識」,要學知識少不了要「讀書」(現在又加了一個,少不了「電腦」),因為這一切跟我們職業和工作關聯在一起,「讀書學知識」變得神聖起來,它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古人未必如此,我們不妨比較一下也可以得到一點啟發,對反思我們現代生活的誤區或可借鑒。
  
古人之於「道理」更重「修道」而不是「學理」,更重「修行」而不是「述理」,更重內在「儲備」而非對外「表述」。你看現在文章漫天飛,「知識」達到氾濫的程度,但是含金量很少,壽命很短。有這樣一個事例,公司有一個員工非常成功,別人問他成功的經驗,他說:「我不看三年以上出版的書。」原來他是搞電腦技術的,電腦技術三年五年就過時了,所以他要經常「充電」,否則知識淘汰,人也會被淘汰。
  
中國古代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論語》、西方的《聖經》流傳了幾千年,人們還在讀,還在受益,現在有誰能寫出這樣的書來?非常有意思的是,即便是這樣的經典,也非本人所著,都是後人彙集編撰的。這就啟示我們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人們並不那麼普遍從「書本」學習(也許是因為客觀條件所限),更多的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道理再好,寫在書上束之高閣對人又有甚麼益處呢?古人比現在人更重身行,所以,特別講「修行修道」。
  
如果說古人是依「理」而行,現在人則是受利「驅」使,前者是主動的,後者則是被迫的。就拿著書立說來說,古人講「文以載道」,現在大部份書是為稿費為揚名而寫書,未必有多少真道理,在上現在「天下文章一大抄」,以訛傳訛的有的是,就更不用說那些誨淫誨盜的污七八糟的書,很難想像受名利心驅使寫的書能給人甚麼有益的引導,對這樣的書不是「開卷有益」而是有害了。
  
這人原本是「善惡同存」,可是這惡都不用學,看一遍壞書甚麼壞的就學到了,而這善非得修否則無法成就,這就是「正道」和「魔道」的區別,為此神賜一類書給人類,望人反復閱讀、誠心領悟、踏實實修以成正果,這就是「經」,所以謂之曰「經」就是——-「經常讀的書」,人只有反復「學習」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然行為,他告訴我們怎樣「做到」。
  
孔子有一句話常常被人誤解:「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人們認為他的意思是,「學習(知識)而又經常複習,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其實是一種誤解,應該是:學習(道)並經常(讓學到的道)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從這個意義講,儒家的「學」,加上「習」,就是「學(道)理」而後把它變成一種「習慣(行為)」,也是儒家提倡的 「知行合一」的淵源吧。如果你認同這個解釋,那麼我們就知道,古人所謂的「學習」不止於「知道」,而且還要讓「道理」在自己身上成為一種「習性」,這是我們現在(知識)的學習中所沒有的。

相關新聞
阿威視窗(19):妓女娼 文人痞 中華祚運繁榮窘
阿威視窗(20):泥石衝 熱浪湧 生死瞬間悟人生
阿威視窗(21):人生迷 進退難 好壞取捨一念間
阿威視窗(22):間諜事 罪業深 勸君三思慎此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