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體系現裂痕?加拿大展開討論

人氣 4

【大紀元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綜合報導)加拿大每年從世界各地吸納約25萬新移民,政府在幫助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社會、理解其價值觀的同時,也鼓勵移民們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以多元文化共同塑造加拿大社會的豐富多彩。近來,這一令加拿大引以為傲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政策卻受到質疑。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已經實施了40年,經濟不景氣期間,因為失業率高,很多國家減少了吸收移民的數量。加拿大則保持每年吸收25萬左右的移民,20年內,海外出生的人數將佔據加拿大人口的30%。近年的研究不但發現新移民的收入比不上以前的移民,他們在加拿大出生的第二代對加拿大的歸屬感也不強。當這些移民的第二代進入加拿大社會後,多元文化體系出現了裂痕。

魁北克省提出立法,要禁止任公職的人戴面紗;穆斯林學生Aqsa Parvez 被「榮譽殺害」給社會帶來爭議;加拿大出生、來自移民家庭的醫生因涉嫌密謀恐怖襲擊被捕;近500泰米爾人成功登陸溫哥華尋求避難。這些都引起人們對現行制度的質疑。來自溫哥華少數族裔社區的自由黨國會議員Ujjal Dosanjh 也批評多元文化使錫克族極端主義在加拿大站住了腳。

需公開討論移民和難民問題

新成立的加拿大移民政策改革中心(Centre for Immigration Policy Reform)表示,將推動聯邦政府檢討移民及多元文化政策。另一些具影響力的智庫專家也認為,「政治上正確」的做法壓抑了對現行移民制度的缺陷及危險成分的討論。

一些知名經濟學者家、前大使、教授、安全和移民專家、移民政策改革中心的成員都在表示,加拿大需要公開討論移民和難民問題,否則要面對出現極右翼運動的風險,歐洲目前已經出現。

該中心董事會成員Martin Collacott 從前是駐亞洲和中東的大使。他說:「我們想做的就是使移民和難民政策成為公眾熱心談論的一件事。我們認為這方面一直沒有公開的討論。」
他說,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和其它若干歐洲國家在近期選舉中就看到極右翼黨大量藉助反移民平台站穩腳跟。

另一位前大使和前駐特利尼達和多巴哥的高級專員和隨後駐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的大使James Bissett 說,移民事務變成受政治驅使,政黨通過保持高移民量尋求吸引族裔投票。

政府移民工作應做得更恰當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自1980年以來,移民的收入一直在下降。移民政策改革中心在其網站上說,只有17%的移民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技能,很多移民屬於通過家庭團聚來的父母或祖父母,他們更多的是消耗政府的資源,而不是貢獻;其他的人通過申請難民留在來加拿大。
此外,加拿大籍華裔僱員是否可以在中國新年獲得一天休假?穆斯林僱員是否可以在週五下午去祈禱?對非基督徒父母而言,聖誕節日託中心關門是否公平?這些因為各族裔移民不同文化傳統所引發的衝突在辦公室、醫院、學校等皆有發生。

美國因為加拿大對移民及難民缺乏有效的管理,已經加強了對邊境的控制。一些評論員擔心,很多新來加拿大的人不能融入加拿大的文化,包括平等、法制及宗教與國家分開等基本理念。
Collacott表示,該中心並非反對移民,只是要讓政府移民工作做得更恰當,希望有保障使已經登陸的移民做得更好。他說:「我們重視移民,我的家長就是移民,我太太是亞洲移民。」

據環球郵報報導,歐洲的德國、英國、法國及荷蘭等國家,甚至澳大利亞都在不同程度上批評多元文化隔離了不同的人群,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鼓勵了伊斯蘭極端主義。

不過,魁北克省的新民主黨國會議員Thomas Mulcair則表示,對這些言論感到「非常不安」。因為加拿大是由移民建造的。

相關新聞
促多元文化法案通過 冀大量技術移民來維省
多元文化政策更能幫助青少年移民融入新國度
藉多元文化教學活動 理解新移民
維州城鎮頒多元文化獎 肯定移民成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