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8日重現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6日電)蘇花古道從清朝末期荒廢後,經林務局近年來整修,8日重新啟用其中的大南澳越嶺段,沿途可在稜線上欣賞壯闊的太平洋、大南澳平原與東澳灣,全長4.1公里。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今天說,全長約200公里的蘇花古道是連絡宜蘭蘇澳與花蓮之間最早的1條通道,在清朝同治13年(西元1874年)興建,當時名為「北路」,過去的八通關古道稱為「中路」,往昔的浸水營古道稱為「南路」。

蘇花古道因為使用率不高,從清朝末期逐漸荒廢。日治時期,連絡蘇澳與花蓮之間的通道先後有大南澳路、東海徒步道與可供車輛通行的蘇花臨海道;現在的蘇花公路在當初興建時,因為在東澳與南澳間採截彎取直,蘇花古道的大南澳越嶺段得以保留至今。

羅東林管處說,由於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鄰近太平洋,景色優美,林務局3年前決定開始在粉鳥林漁港到朝陽社區的路段重新規劃整建,並於日前完成所有解說系統,8日重新啟用,讓這條經過百年歲月洗禮的步道重現國人眼前。

羅東林管處表示,大南澳越嶺段北口位於烏石鼻戰備道路約3.2公里處,南口在朝陽社區天后宮媽祖廟後方,全長4.1公里。由於從北口出發後,只有1公里長的爬坡,之後就是3公里長的下坡路段,建議遊客從北口出發較不費體力。

在上下坡交界處的稜線上,可眺望壯闊的太平洋、大南澳平原、東澳灣與定置漁網,更可欣賞到台灣島嶼最早浮出海面的烏石鼻岬角。

此外,大南澳越嶺段沿途還有200多種植物、紅紋鳳蝶、姬雙尾蝶、台灣藍鵲與青背山雀等,生態豐富。

羅東林管處說,大南澳越嶺段啟用後,將委託朝陽社區發展協會管理,由於北口處停車不易、會車困難,建議遊客先到南口的朝陽社區乘坐接駁車到北口登山,之後再從南口離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