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探秘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

人氣: 136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紐約訊)在美國﹐肥胖症隨處可見,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簡稱HFCS)被認為是罪魁禍首之一,因為作為甜味劑,它被廣泛地用在面包、果醬和含糖飲料的生產之中。數月前﹐紐約的西方媒體熱炒這一話題。10月6日又出現了一個小高潮,紐約州長帕特森、紐約市長彭博向聯邦農業部提出議案,禁止以糧食券購買含糖飲料,包括汽水、果汁、冷凍茶等﹐以解決兒童肥胖問題和降低紐約人患糖尿病的比例。

事實上﹐有關HFCS導致肥胖的爭議已持續多年﹐反對者與支持者各持己見﹐結論至今懸而未決。

什麼是高果糖玉米糖漿﹖

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是將玉米淀粉分解後產生玉米糖漿,并通過酵素作用產生果糖,然後將果糖與葡萄糖混合。

據悉﹐HFCS在1957年由里查德.奧.馬歇爾(Richard O. Marshall) 和厄兒.庫( Earl R. Kooi)兩位研究人員發明。而在工業上大規模生產始於60年代後期日本科學家高崎(Y. Takasaki )博士的基因改造。

HFCS 主要用於發酵生產中,例如面包和酒類。1970年起,主要集中在以下的食品生產當中﹕充當蘇打飲料、果汁、醬油和色拉調料的甜味劑﹔用在酵母發酵烘焙糕點、糖果、餅乾、酸奶等食品中,因為HFCS可以增加發酵能力和殘留甜度﹐形成烘焙食品的褐色。HFCS在使食物變甜的同時,也能降低水的活性,以抑制微生物引起的腐坏,保持食品的甜度和品質,有助於延長商品的貨架期。

在美國,從1977年開始,由於蔗糖的生產有配額限制,進口蔗糖關稅過高,而且政府對玉米生產的大量補貼,致使食品工業界廣泛應用成本較低、運輸方便(液體)的HFCS代替蔗糖。獲最廣泛應用的HFCS有三種 ﹕HFCS55(用於飲料中)–55%果糖和42%葡萄糖﹔HFCS42(用於發酵烘焙食品)–42%果糖和53%葡萄糖﹔HFCS90–90%果糖和10%葡萄糖(特殊用途或與HFCS42混合生產HFCS55)。

肥胖症的興起

據資料記載,從1966年到1999年間,美國每人平均每年消費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量從零增加到近64磅,中間曾稍微下降到59磅。這與自1970年來風起云涌的肥胖症的時間相符。與此同時,其他糖的消費數量卻是下降的。

HFCS 的反對者們引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於2004年4月由George Bray, Samara Neilson 和Barry Popkin等人發表的關於高果糖玉米糖漿與肥胖症流行之間關聯机制的分析文章:高果糖玉米糖漿消費的增長情況與肥胖症的增長一致;果糖的代謝有別於葡萄糖,果糖很容易轉變為脂肪;過度攝入果糖的老鼠會患上脂肪肝和血液中有較高含量的甘油三脂;果糖不會像葡萄糖一樣刺激胰島素的增加,因此不會引起荷爾蒙的釋放,比如會帶來過飽感的瘦素(leptin)和胃飢素(ghrelin),這意味著如果人們總感覺沒吃飽,他們就會吃更多。換句話說,果糖是因為它具有低血糖指數值從而導致了肥胖症。

HFCS致胖﹖果糖致胖﹖

HFCS的反對者們稱﹐對HFCS致胖的認識大部份來源於對純果糖研究結果。在醫學界並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HFCS 中果糖的含量與蔗糖中果糖的含量相似,蔗糖是由50%果糖和50%葡萄糖組成的,而HFCS中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是55%和42%(飲料)。每克蔗糖和 HFCS都提供16千焦(或4卡路里)的熱量。蔗糖和HFCS的區別在於它們的結合鍵。蔗糖是雙糖,其中葡萄糖和果糖通過化學鍵結合;而 HFCS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并不結合﹐是單糖﹐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不支持HFCS致胖的觀點認為﹐美國肥胖兒童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活動量減少、以及久坐的生活方式。還有一種反對大量食用HFCS的論調認為HFCS加在某些食品中含汞,對身體健康有害。

「NO HFCS」漸風行

前段時間,或因媒體熱炒HFCS的健康危害,一些食品製造商開始用蔗糖代替HFCS作甜味劑﹐並標上「NO HFCS」﹐這成為追求天然原味食品愛好者的選擇。百事可樂推出throwback品種的Mountain Dew 和 Pepsi-Cola飲料,Dr Pepper推出heritage飲料。

不管是支持HFCS﹐或支持天然蔗糖的選擇﹐如果人們由此去花一些時間關注飲料或食品的成份與質量,維持身體健康﹐有關HFCS的爭議將變得富有意義。


(攝影:文忠/大紀元)


(攝影:文忠/大紀元)


(攝影:文忠/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