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併購美公司未經審查 觸安全地雷

一筆小交易, 美要求華為回溯審查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想要併購美國公司卻因安全疑慮而受阻的華為科技,因為沒有先向美國政府報備,就收購一家小型科技公司而遇到麻煩。

《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今年5月,這家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付了2百萬美元收購3Leaf Systems的人員和知識產權。3Leaf Systems是舊金山灣區一家草創公司,開發使多台電腦集體像一個更強力機器運行的技術。

華為和3Leaf前任主管聲稱,他們不認為這個收購需要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簡稱CFIUS)的審查,因為華為並沒有購買公司的全部資產。

不過知情人士表示,在交易完成後才知曉這筆收購的五角大廈官員並不這麼想,而且採取了不同尋常的作法,要求公司向外國投資委員會追溯獲得批准。

這麼小的交易就引起騷動,看得出美國安全官員對華為的密切關注。在海外快速發展的華為已經是世界第三大電信網絡設備銷售商,不過安全問題讓它無法在美國市場完成大筆收購或贏得大型合約。

華為的代表律師上星期向外國投資委員會提出3Leaf交易的申請。回溯審查只有過幾個案例。如果外國投資委員會認為這個交易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委員會可能要華為把公司賣出或是對它購買的技術用途做出限制。

華為的主管堅稱他們並沒有要刻意隱瞞美國政府,而且在完成收購之前,公司有向商務部提出把這項技術歸為出口管制類別。但商務部並沒有權力阻止收購。

華為併購美國公司的計劃已經被多次拒絕。2008年,外國投資委員會因為國家安全問題否決了華為和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收購美國電子製造商3Com公司。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報告,從此以後,華為的收購企圖,包括買下Harbinger資本公司的高速無線網絡等案子也因為安全疑慮而被撤銷。

與3Leaf的交易是外國投資委員會管理的灰色地帶。這家草創公司已經從英特爾資本和LSI公司等收到6700萬元以上的資金,不過今年年初因未籌資不成而求售。

華為買下3Leaf的知識產權並雇用50名員工中的16人,留下建物和設備等硬體資產給債權人。知情人士表示,外國投資委員會並不審查專利購買或人員僱用,不過認為華為實際上是買下了這家公司。

這個事件發生在華為企圖修復給美國官員的形象之際。為了打進美國市場,華為聘請了一群美國前官員和說客,試圖打造它不構成美國安全威脅的形像。

律師樓Steptoe and Johnson的律師,也是前國土安全部政策副部長的貝克(Stewart Baker)指出,這個事件顯示華為還有一大段路要走。「至少,這說明他們仍然不了解華盛頓。」

華為被指控與中共政府和軍方有密切關係。華為多次否認,並表示願意將其設備和軟件給第三方檢驗。

華為在美國仍然有生意,與Clearwire和Cox通信這些較小型的運營商有合作。自從2001年成立北美總部後,華為在北美開設了13個辦事處和8個研發中心。過去一年在美國的員工增加一倍,已經超過1000人,預計2011年還要再僱用幾百人。

透過購買和以自有技術申請的幾百項專利,華為在美國的專利組合也有增加。今年6月,華為買下美國網絡設備製造商Avici系統公司的大部分專利組合。麻州的Avici系統2009年6月被清算。華為除了買下Avici的專利外,並沒有僱用公司的任何員工或購買其資產。

《金融時報》18日報導,這是華為在2008年因為國家安全疑慮被迫放棄聯合收購美國的3Com科技公司後,又一次向外國投資委員會提出審查申請。

這個申請不僅對華為是重要的考驗,對奧巴馬政府也一樣。華為最近被資深共和黨參議員砲轟與中共軍方有關係,華為否認。

奧巴馬總統前任的布什總統,在外國投資委員會批准杜拜港口世界(Dubai Ports World)收購美國港口資產引發爭議後,在國會山莊陷入政治漩渦,之後杜拜公司在爭議聲中被迫退出交易。

根據美國的法律,外國投資委員會有30天的時間審查交易,如果需要更多的調查可再延長45天。如果有進一步調查的必要,交易批准或取消最後可能由奧巴馬決定。

華為提出審查的時機很敏感。公司上星期接到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的非正式通知,告知華為沒有機會獲得一項大型設備的合約。Sprint不用華為的決定是在商務部長駱家輝親自打電話給Sprint執行長黑塞(Dan Hesse)表達對這筆生意的關心。商務部小組是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相關新聞
外電﹕華為代碼長城讓印度擔憂
中國電訊間諜入侵 印度掀華為底細
中共華為試圖滲透美國市場
前員工替華為竊密 摩托羅拉提起訴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