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地產市場一周拍賣回顧(11.25)

【大紀元2010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墨爾本編譯報導)從現在起到聖誕節,墨爾本的買家們面臨的機會多得不能再多了,但賣方卻處在非常艱難的處境。

據REIV的統計數據,上週六(11月20日)在報上來的834套拍賣物業中,成交率達到60%,還有175套物業的結果沒有匯總上來。最近兩周,每次當REIV把所有漏掉的結果加進來之後,都要把成交率下調2%.

在未來3個週末,共安排了3300個拍賣,上週六的拍賣也是超過1000個,這是有記錄以來,4周之內最充足的房源。

成交率如此低迷,原因如何?目前有兩派意見,一個意見是說,因為房源太充足,使得需求分散;另一個意見就是最近的加息使人們的負擔能力惡化,澆濕了購房熱情。

把原因歸咎於供給似乎不太公平,就在一個月前,雖然超過1100套物業被拍賣,但成交率穩穩地保持在67%。在今年任何一個週末,當拍賣量超過900時,成交率都在68%至87%浮動。

另一方面講,利率上升很難對購買情緒產生這麼立竿見影的效果,就算儲銀升了利率,就算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多少,但目前的利率水平7.67%-7.86%,比起2008年中期的巔峰時刻8.95%-9.6%還是要低很多。

其實,即使沒有最近備受爭議的升息,人們對住房的負擔能力正在以可怕的速度惡化著。據Residex的數據,2008年7月的中間房價是$480,332,到了今年9月份,這個數字變成了$600,500,房價升值25%,相比之下,同一時期每週工資只增長了11%。

四大商業銀行向公眾發佈了一個清楚的信息:只要能改善它們的獲利底線,它們可以無視民眾的呼聲和政府的譴責。而且,它們也從來沒表示過類似的情況不會再發生,況且官方利率還沒有達到歷史上的「正常水平」— 5%以上。

雖然市場總體來說很清淡,但難免有出人意料的事發生。在Richmond,7位競拍人通過150輪喊價,將93 Rowena Parade的物業遠遠推過底線。這套未裝修的兩臥室木板房保留價為$580,000,拍賣中以$945,000成交,超過預期$365,000。

在Northcote,24 Waterloo Road的物業競爭更加激烈,這套擁有四間臥室、新裝修過的維多利亞別墅吸引了500個回合的出價,兩位競拍人最後1000元、1000元的往上加,終於以$2,467,500成交,這套物業的市場估價為$1,750,000。

上週六的拍賣中有331套物業沒有成交,其中215套物業是業主開拍後根本無人出價而返還賣方,市場上到處是倍感挫折的業主。

在Elwood,12/27 Dickens Street兩臥室的公寓房只吸引了一個真實出價$675,000,隨即流拍。JPP買方代理表示這套物業的保留價為$740,000,現在公眾依然有機會購買。

「你不能說拍賣結果是令人鼓舞的,但如果業主有合理的預期,還是有可能會實現。」買方代理Michael Ramsay先生說。

相關新聞
墨爾本地產市場一周拍賣回顧
墨爾本地產市場一周拍賣回顧
澳洲墨爾本地產拍賣一周回顧
墨爾本地產一週拍賣回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