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我們能成超級大國嗎?

五嶽散人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29日訊】日本輿論最近有一種看法:別對中國「中產階級」寄予厚望。許多日本公司把希望寄托於日益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認為後者為它們的產品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可實際上,中國中產階級的規模被誇大了,隨著中國國內消費能力不斷減弱,這個被創造的「階層」瀕臨瓦解。而英國人則認為,中國基礎設施匱乏,醫療保障落後,雖然GDP總量已超越日本,但人均GDP數字卻只相當於非洲的某個國家。因此中國難以挑戰美國地位,成為真正的「超級大國」。
  
然後這些說法都遭到了國人的迎頭痛擊。這事兒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我們雖然總是號稱與國際接軌,但實際上接軌的東西到底是甚麼只有天知道,反正觀念上真正的接軌還有待時日。很多國人認為,我們已經是一個強國、超級大國了,這些已經被我們拋在後面的國家這麼說,除了遏制中國的思維外,大概就是屬於羨慕嫉恨的典型症狀。
  
這應該算是兩種標準的碰撞。英國這家報紙從一個重慶的豪華公廁說起,說是「雖然重慶有這等豪華廁所,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當地其他公共衛生設施卻嚴重匱乏」,然後再從這種現象推廣到最後的結論,認為一個沒有給很多國民提供起碼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不能稱為一個超級大國的。而日本人則認為,中國的中產階級雖然已經存在,但處於一個被過度剝奪的地位上,也沒有多少改善自己階層處境的政治權利,這樣的中產階級即使目前存在也未必能夠長久。
  
這是世界上另一種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標準。在這些羨慕嫉恨的國家裏,最重要的不是政府多麼有錢或強勢,也不是在國際上擁有多少發言權,而是國民是否享受到儘量平等的權利,是否對於國民的幸福感增加有所幫助。如果一個國家有著星級的豪華廁所,但更多的人沒有享受到基本的衛生與醫療保障的話,這樣的強國到底強在何處,其實是要畫一個問號的。自從冷戰結束以來,超級大國以及強國的概念已經有所變化。在原本的概念當中,超級大國的標準是能夠威脅世界,而沒有了它的參與,任何事關地區政治以及全球事務都無法進行。這樣的超級大國或者說強國,並非是這個崇尚和平與發展、幸福與自由的社會所需要的,再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只能是讓人尷尬。
  
一個現代的超級大國,首先就是應該讓國民幸福的地方,這個幸福無關國家是否在國際上可以橫行無忌,而是能夠負起更大的責任。一個國家哪怕是因為國力的強大、武器的先進令人畏懼,其國民在外也是被人側目的,因為流氓無法得到尊敬,他所能收穫的只能是畏懼。
  
其次,一個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最重要的是能夠輸出思想觀念,能夠對人類的文明添磚加瓦。記得某電視主持人曾引用過這麼一句話:「一個不能輸出價值感的國家是不能稱為一個大國的」,這話也是法國人說的。
  
那麼,我們的國家是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或者說是不是能夠成為一個超級大國?我們有著傳統超級大國的一面,這一面是火焰;也有著一個尚未擺脫泥足巨人的一面,而這一面是海水。判斷一個國家的走向是危險的,因為有無數的因素在起作用,國外的判斷當然是不作數的,最後還是要看我們這個國家的民眾會如何選擇。

相關新聞
國航A股認購冷淡
專家:中國領導形勢不安 國際表現兩極化
陳破空:從創新力排名看中國實力
專家:美國需要更好處理對華關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