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堵車引中國「遷都」爭論

人氣 86
標籤:

【大纪元2010年12月19日讯】(大紀元綜合報導)12月13日,上海學者沉晗耀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要解決北京集中爆發的城市病,遷都是最好的選擇,並提出未來的新首都應選在湖南嶽陽或河南信陽。但是有人 認為不論將首都遷往何處,都會是再造一個「北京城」,對於治堵本身並非治本的良藥。

12月15日,沉晗耀告訴《鄭州晚 報》記者,他的設想是在中部與西部、南方和北方連接處的樞紐地區建設「新首都」,以此根本改變中國生產力分佈失衡的狀況。治療北京日益嚴重的城市病,只是遷都後的一個「副作用」。

此次「遷都」的導火索是9月17日北京的「驚天大堵」。當日,北京一場細雨,長安街東西雙向堵車,繼而蔓延至 143條路段嚴重堵車,北京市交管局路況實時顯示圖幾乎通盤紅色。當晚,央視主持人以「令人崩潰」、「睹不忍慘」的字眼來形容,稱其可以在北京堵車史上記 下一筆。

上海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沉晗耀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公開談論「遷都」話題,他認為要想解決北京近期集中爆發的城市病,遷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沉晗耀說,他所認為的新都選址,不應該是一個已經成型的大中型城市,而是再造一個新城。

沉晗耀將「新都」的選址定在了中原地區或長江流域,較好的兩個遷都地址是:一個是湖南嶽陽, 一個是河南信陽,「距離武漢二三百公里的地方都是最佳的選擇。」

1980年初,首都經貿大學教授汪平上書,提出了將首都遷出北京的問題,從此,北京遷都的序幕拉開,呼聲不絕於耳。1986年,學者又提出北京面臨遷都的威脅,一度引起極大的震動。

2006 年,大型沙塵暴將「遷都」的提議推向高潮。當年3月,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479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議案,要求將首都遷出北京。

一位自稱「老北京」的民眾稱,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北京仍然是個物產豐富、水源充沛、交通便捷,人們安居樂業的城市。北京之所以從一個物產豐富、自然資源富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變成今天資源嚴重匱乏的「問題城市」,根源在於,首都所承擔的功能「五臟俱全」,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還是經濟中心,50年代初期還是重要的工業基地。

他認為,如果能給首都減負,北京仍然可以繼續充任首都,如果首都功能不變,首都就必然成為「首堵」,遷到哪裏都不過是讓一座美麗的城市變成又一個「北京」。

網絡上,關於遷都引發的爭議,依舊在熱議,甚至已有「熱心人士」開始討論新首都如何命名。

有人說,中國已有北京、南京、東京和西京,唯獨沒有「中京」,新首都可以定名「中京」。也有人說,可以採用一個能夠影響世界、被世界公認的文化名人或思想做名,比如「孔子城」、「墨子城」等。

相關新聞
沙塵暴肆虐北京直撲江南 朱總曾發出遷都警告
波音公司為何要 "遷都" 他鄉
沙暴襲北京只有遷都?
准備打台灣?傳中共高層正在討論計划遷都成都一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