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2010年實現開門紅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訊】1月份全球製造業普遍增長。經濟學家們對最新發佈的全球經濟數據表示歡迎,但對持續復甦和就業市場前景預期謹慎。

據美國之音報導,2月1日出爐的主要經濟體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看上去全都相當不錯。尤其是美國製造業,在經歷了漫長痛苦的衰退後,更是顯現生機。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發佈的報告說,1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8.4,為2004年8月以來最高值,其中新訂單和生產指標均超過60%,顯示當前和未來製造業表現均很強勁。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高於50表示製造業活動處於總體擴張趨勢,低於50則表示製造業活動萎縮。

美國供應管理學會負責人諾伯特‧奧爾對彭博電視說:「這個指數表明製造業連續6個月增長,顯示出製造業部門的強勁增長趨勢。總體上講,這是商業週期在起作用。庫存處於低位。就業開始略有起色。因此,我認為製造業的力度是相當有持久性的。」

該機構認為,1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上升符合美國經濟總體擴張的趨勢。
不過,倫敦宏觀經濟研究機構「資本經濟學」(Capital Economics)的美國經濟分析師保羅‧戴爾斯(Paul Dales)認為,儘管從表面上看的確如此,但他對該指數的可靠性仍有疑慮。

他說:「如果看看其他調查,比如說衡量製造業以外活動情況的非製造業指數,同時還有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發佈的小企業調查都還處於衰退領域。這說明該指數可能因為過於重視大企業而誇大了經濟的強度。」

在歐洲,英國製造業增長速度為15年來最快;歐元區製造業整體步伐創下兩年新高。

穆迪經濟網站在倫敦的歐洲經濟分析師埃納姆‧艾哈邁德(Enam Ahmed)在談及歐洲製造業擴張動力時說:「其主要動力來自外部,也就是說外部需求有所改善。這也是得益於全球經濟的復甦。但是還應該看到匯率的作用:英鎊走弱推動了英國的出口。」

但是,歐元區的製造業活動分佈並不均勻。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製造業表現出色,而西班牙、希臘和愛爾蘭等國製造業則仍處於萎縮狀態。艾哈邁德說,除去全球衰退的因素,西班牙的房產市場動盪、以及希臘的巨額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等問題成為這些國家在復甦時所面臨的強大「逆風」。

亞太地區其他主要經濟體1月份的製造業活動表現也相當出色。印度的製造部門擴張速度達到近18個月的新高。韓國和澳大利亞的製造業也有所改善。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的1月份PMI為55.8,雖然低於去年12月的56.6,卻是該指數連續第11個月高於50。而由匯豐銀行發佈的中國1月份PMI則略高於這個水平,為57.4,比去年56.1有所增長。

不過,漂亮的PMI數字仍然難掩經濟復甦面臨的難題。「資本經濟學」的經濟學家戴爾斯在談到美國經濟前景時說,儘管經歷了6、7個月的復甦,就業狀況卻鮮有改善,而且前景仍不樂觀。穆迪經濟網站的艾哈邁德也表示,歐洲勞工市場頹勢仍將持續一段時期,失業率要到今年3、4季度時才可能達到峰值。

相關新聞
英國人吃喝吸煙 助製造業走出衰退
製造業根留台灣 才能救失業
美國鼓勵清潔能源技術就業
台勞委會:放寬產業3k外勞上限  今無定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