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動陌生顧客:金牌與牧羊犬 (1)

湯姆斯.費瑞茲 Thomas A. Freese

人氣 35
標籤:

銷售要取得成功,銷售人員必須激發潛在買家的行動意願。但我們銷售人員也必須瞭解到,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激發方式。有些人是為了金牌而衝刺,有些人卻是為了擺脫德國牧羊犬而跑。

我們會透過提問銷售法,告訴各位如何分別激發上述兩種買家。調整你定位價值的方式,就可以讓產品或服務的好處加倍,同時提高你的成交機率。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在一九三○年代中期曾寫道:「我每年夏天都到緬因州釣魚。我個人酷愛草莓和奶油,但我發現出於某種奇怪的原因,魚比較喜歡吃蟲。

所以在釣魚的時候,我想的不是自己想要什麼,而是牠們要什麼。我不會在魚鉤上掛草莓和奶油。我在魚的面前搖晃蟲或蚱蜢,對牠們說:『不想來一口嗎?』」我要藉這個故事問各位,為什麼不把同樣的常識用在引顧客上鉤呢?

祕訣31:如果你想鼓勵別人,多想想他們要什麼,而不是你要什麼。

大部分銷售人員愛高談闊論他們提供的產品方案。他們對自家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感到熱血沸騰,亟欲跟潛在顧客分享這項好消息。

有些銷售人員的傳達方式比較有策略,但有些只是一頭熱、火山噴發似地滔滔不絕暢言產品的好處。

無論銷售人員採取哪一種傳達方式,目標都是在為自己的產品方案建立足夠的價值,讓顧客有理由做出有利的購買決定。

不過,卡內基在其雋永錦句中指出,對我們銷售人員重要的事物,不見得對顧客有同等重要性。產品說明會正是雙方認知差異的發源地。

舉例來說,你有沒有遇到過在同樣一場說明會上,有些觀眾顯得全神灌注,而有些觀眾卻一臉呆滯,看起來像他們完全沒聽到重點?在現實的銷售世界中,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每個人的購買動機不同。

態度積極不見得最有效

長久以來,銷售人員嘗試過層出不窮的推銷方法,這說明了銷售對象有各式各樣的購買動機。最常被運用的銷售技巧是利用「笑氣」鼓勵銷售對象。

數十年來,銷售人員被反覆告知「態度決定一切」—你表現得越熱切,你的銷售對象也會越興奮。做法就是展現出燦爛的微笑和充沛的活力,設法激發潛在買家對產品的興致。

得了吧!這種製造空洞煙霧的銷售方式,正是造成許多銷售人員錯失大好交易的障礙。

就算是沒帶笑氣上場的銷售人員,也很容易過份強調積極面,非要把產品或服務的種種好處說盡不可,企圖讓銷售對象或顧客也熱衷起來。不過,你會發現,表現積極不見得是最有效益的銷售方式。

真正的專業人士不會只有積極的一面。透過認真與自信態度,專業人士展現出能力、才華,以及知識技術。這與臉上永遠掛著僵硬笑容、急切傳達產品價值的銷售人員自然大有不同。

祕訣32:能力、才華、知識技術與產品價值,無論何時都比過度熱切更能創造銷售。

我的意思不是說你不應該為產品感到自豪,或者為新的交易機會表現出振奮的樣子。我只是說,高度積極的態度並非對所有的銷售對象都一體適用。你會在整個提問銷售法的內容看到,高度積極的態度甚至不很適合大部分的銷售對象。

行為學派銷售法的問題

每個人購買動機不同,面對這一事實,銷售人員應付的方式之一就是調整自己的行為。

過去五十年來,行為科學研究衍生出無數銷售模式,這些模式將銷售對象分門別類,每種類別的人有共同個性特質和行為傾向。

這些分類包括:驅動者、友好者、分析者、表現者、感應者、思考者、直覺者、評判者、觸探者……族繁不及備載。

行為學派銷售法的概念是,如果你能辨別出對方屬於哪個類別的人,你就比較知道如何激發他們,也能夠更有效地為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做定位。

我同意這個假設,但問題是,大部分的行為學派銷售法模式,很難運用在真實世界裡。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己試過兩次這類銷售模式之後,發現了:

初次接觸新銷售對象時,我們不可能在對話剛開始,就判斷出對方屬於驅動者、友好者、表現者或分析者。這會讓你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因為銷售對象早在你知道如何自我定位之前,就已經開始形成他們對你的印象。

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有沒有遇過乍看之下冷漠無情、進一步認識之後發現其實是軟心腸的人?有些人卻是看似親切熱心,直到你不留神時冷不防背後捅你一刀。不用說,誤判銷售對象的真實性格,可能會讓你的銷售努力功虧一簣。

很少有銷售人員、真的是極少數具備演戲天分,能夠當場轉變性格,來迎合銷售對象的行為,而不會結結巴巴,或聽起來很假。

最後,如果你要在策略銷售過程中應付各種性格類型的人,你應該把精力放在迎合哪個類型的銷售對象身上?我實在很不想在努力迎合驅動者的需求後,發現自己沒能迎合友好者、表現者或觸探者。

這些問題讓我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行為學派銷售法雖然讀起來有趣,但要根據性格類型將銷售對象分門別類,然後再調整自己的行為來配合對方,其實是一種效果不彰的銷售方法。

事實上,很多銷售人員聰明反被聰明誤,一開始就誤判銷售對象,以致於後來不當處理整個銷售情境。

我的個人經驗是,大部分銷售人員在保有本性時表現得最好。此時,他們看起來比較自在,也更有自信,能夠專注在傳遞產品價值,而非賣力扮演不像自己的角色。@(待續)

摘編自 《這麼問,客戶真難拒絕你!》 大寫出版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你的世界(11)
打造精彩有力的開場白
日傳統七寶燒 保存與行銷兼顧
研究:「輕車熟路」更需小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