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融海嘯加水災衝擊 花蓮社福善款銳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3日電)花蓮社會福利團體籌募財源原本就相當不容易,沒想到這兩年又碰上金融海嘯和八八水災的衝擊,導致社會各界善款銳減,更加深經營運作上的困難。

籌募財源一向是花蓮社福團體長期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平時籌募善款已相當不容易,如果再遇上突發的狀況,社會各界的捐款很容易分散流往其他機構,出現排擠效應,造成社福團體捉襟見肘的窘境。

前年爆發全球性金融海嘯後,台灣經濟受到波及而出現不景氣的現象,失業率居高不下,社福團體的小額捐款明顯衰減,長期捐助花蓮家扶中心的1位老阿嬤,不得不暫時停止捐助,「因為生活已經受到影響,現在實在無力再捐款」。

專門收容照護身心障礙孩子的花蓮黎明教養院,以往平均每年接受的善款約新台幣1100萬元,每個月平均大約在90萬元至100萬元間,但在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至去年上半年的善款金額比上年同期約減少3成。

社福團體原本樂觀期待去年下半年情況能好轉,沒想到八八水災的嚴重災情,社會各界的資源幾乎都投入災區,花蓮社福團體受到嚴重衝擊,善款銳減,小額捐款幾乎都停止,經查訪後發現,捐款人把善款挹注到災區賑災,至今年1月底,捐款回流情形仍未回復。

收容身心障礙幼童的花蓮畢士大教養院也深受金融海嘯和八八水災的影響,善款減少的情形讓院方感到憂心。

「平時每天這裡都有許多人來送菜、送物資,可是莫拉克颱風過後,院區裡卻安安靜靜,社會各界來關懷的人數明顯減少」,畢士大教養院院長溫秀娥覺得很奇怪,在探詢後,才發現原來捐款人的愛心都轉往災區賑災。

天然災害賑災資源的排擠效應,讓社福團體有苦難言;溫秀娥認為,災區民眾遇到這麼大的災難,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那裡去是人之常情,不過,她也衷心期盼,「社會不要忘記還有我們這群身心障礙的孩童也需要大家關懷」。

花蓮社福團體面對愛心資源排擠效應的問題外,又遇上政府補助款減少及審核條件趨嚴的狀況。黎明教養院社工部主任黃順妹說,「政府補助款約佔50%的財源,即使只減少5%,對於社福團體都有很大的影響」。

民間捐款銳減和政府補助減少,讓社福團體的經營運作陷入困難,展望今年的募款狀況也相當不樂觀,逼得社福團體不得不絞盡腦汁開闢財源。

黎明教養院已積極為庇護工場爭取烘焙食品和便當的訂單,並規劃推出新年禮盒,甚至將製作手工香皂和軟陶飾品;黃順妹說,「至少先求打平收支,減輕財務負擔」,人救還需自救,未來將推動樂活農場,朝園藝方向發展,輔導院生和工作人員參與,希望能有助於紓解財源不足的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