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邀監委「茶敘」文湖線 若有責任願承擔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3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為調查文湖線案,監察委員3日上午進入總統府與總統「茶敘」,並針對文湖線的發包策略、運載量決定,以及前任市府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等問題等進行深入了解。馬總統強調,許多公共建設都是跨歷任市長完成的,如果捷運文湖線他有涉及到相關責任,他願意承擔。

監委葛永光、趙榮耀、陳永祥、洪昭男等4人入府與馬總統茶敘、返回監察院後,在記者會中說明茶敘的過程,葛永光以「透明、坦白、互相尊重、擱置爭議、求同存異」這16個字,來形容這場會面。

洪昭男提出,文湖線是在馬市長任內動工,接著在郝市長任內通車,他詢問當時的馬市長與現任郝市長是否應有責任分攤?馬總統對此回應,他與台北市長郝龍斌對文湖線也曾做過溝通,他說:「如果有責任,我願意承擔」。

其中監委談到,文湖線為何採取中運量而不是高運量?馬總統表示,當時他身為台北市長,交由捷運局評估結果,從工程技術上,認為中運量比較可行。

他當時考慮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財務的決策,另一是政策面到底要採何種運量。不過,當時執政的民進黨反對重量運,所以不願意補助,當然也沒有多餘經費可用,而且當時的內湖居民大多傾向重運量,然而捷運局基於工程技術的評估,最後決定採取中運量。

對於外界質疑的發包策略,馬總統解釋,當初在興建木柵捷運線時,是以機電綁土建工程。但是,後來台北市政府和馬特拉公司鬧翻,官司敗訴也輸了新台幣1、20億元,所以捷運局在評估時才會建議以土建綁機電。

此外,會採取「土建綁機電」的策略,也是要避免當時有意投標的西門子獅子大開口,雖然文湖線剛通車時有些狀況,但目前已經趨於穩定。

葛永光指出,到目前為止他覺得這個決策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採取重運量的話,內湖下面有很多管線,有工程技術上的問題,加上經費過於龐大,可能到現在文湖線也不會通車。

他們並且談到,從中華民國行憲以來,從來沒有監委因為調查案件而與現任總統會面請教問題過,這是第一次,也確實釐清了相關的問題點。他認為監察權從這次會談中獲得伸張,對監察權的發展具有正面的意義。

為了避免憲政爭議,這次由總統主動邀請監委入府茶敘的活動,總統府會做成正式的會議紀錄,同樣具有法律效力,調查報告也會做引用。至於監委與總統茶敘,雙方對於憲政的爭議,將交由大法官會議進行解釋,以釐清爭議。如果釋憲的結果認為這種方式有爭議,未來就不會形成慣例。監委表示,文湖線案最快可在過年前結案。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