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中美經商語錄和賣靈魂行善

謝田

人氣 3
標籤:

美國商人麥健陸(James McGregor) 是中國通。麥氏寫了本書,叫《與龍共舞:十億客戶的商機與挑戰》(One Billion Customers: Lesson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a),在台灣發行。

書中的觀念和內部訊息,注定使它很難在大陸與讀者見面,雖然他本人還在中國有投資業務、大陸讀者也在紛紛下載書中的內容。

商業紅寶書和經商語錄

麥健陸在中港台生活、工作近二十年,做過記者、報社社長、道瓊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及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的前任會長。

來自明尼蘇達的麥健陸,曾在越南服役,還有一次穿越中國的背包之旅。九十年代以來,一直住在北京。
他任中國美國商會的董事長達十年,人脈廣泛,中國商界拼打多年,瞭解許多內幕。商會職位本身,想必給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加上他記者的功底和深刻的洞察力,游刃中美商界,自然不在話下。

麥健陸的中國經商語錄,被稱為「商業紅寶書」 ,它比中共前領導人的語錄,要精彩多了,充滿東西方的商管智慧。

比方說,「在中國,能夠不用對自己的決策負責,那才是真正的有權」 ,「中國對外部世界的瞭解遠遠超過外部世界對它的瞭解」 ,以及「中國人的合資理念就是在得到你的技術、經驗和資本的同時,還要保留對合資企業的控制權」 等等,都非常精闢。

麥健陸還發現在中國,法律合同推敲得再認真,如果政治上反對,它們也很容易就變得無效。這真是一語中的,道出了中國法律形同虛設的內涵。

五年前的觀察

五年前,麥健陸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發球權(優勢)在中國」 (Advantage, China)。文中麥健陸感歎說,美國正在失去對中國的情報戰,不是在間諜衛星、電子竊聽、和諜報人員方面,而是在如何瞭解當代中國、探討中國問題方面,缺乏智慧和能力。

麥健陸認為,美國人既不知道中國會向哪裏去,也不清楚中國為什麼要收購美國公司,已及美國人為什麼對此保持警惕。

麥的見解是,中共對美國的瞭解,遠比美國對中共的瞭解要多。這其實也不奇怪,因為在人類史上,永遠都是弱小者、覬覦者、試圖後來居上、以及希望取而代之者,在仔細研究自己的對手和敵人;而強大者、自滿者、安於現狀和高枕無憂者,從來都對挑戰者估計不足。

以夷制夷的新用

麥健陸覺得,中共在沿用明清「以夷制夷」 的策略(Playing the barbarians off against each other),這是一個有趣的的想法。

坦率地的講,雖然筆者在西方居住了二十多年,人生一半在中國、一半在美國度過,卻怎麼也想不到「以夷制夷」 的「夷『『家版本,居然是這樣理解的。

當麥健陸發現,美國國會議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裡,居然在主人面前開始吵架,他覺得這可能向中國人驗證了西人都是「野蠻人」 (barbarian)的設想。

麥健陸沒想到的是,中國人早已不這樣想了,國人其實非常崇尚西方文明、羨慕美國人從總統到議員到出租車司機,都可以直抒胸臆、自由發表見解。他也想像不出,在中南海表面的和諧、九常委齊齊給喪生海地的軍人假鞠躬之際,背後是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是每個人都想逃脫、但又逃不掉的夢靨。

二十年和二百年

麥健陸敏感的發覺,中國過去二十年所經歷的,很像美國過去的兩百年。比如,美國歷史上的原始資本積累、1920年代的金融危機、30年代鄉村到城市的遷移、50年代的汽車和私宅、以及60年代的社會動盪,都在過去的二十年,在中國濃縮、集中式的爆發。

這個比喻很有意義,可以給研究中國事物的人,一個嶄新的視角。誰知道呢,過去中國的二十年間,「時間」 可能的確被上帝之手給撥快了。

如果麥健陸的聯想具有啟迪的作用,那更致命的問題是,相當於美國1 8 0 0年代原始積累的中共特權階層的新積累,和類似大蕭條時代的金融混亂和民權興起,當它們與中國的財富分化、股市動盪、城鄉劇變、以及群體事件頻髮結合起來時,中國社會有足夠的克制和約束力,以保障中共不被淹沒在十幾億人民憤怒的「汪洋大海」 之中嗎?

麥健陸記得海灣戰爭開始時,他在北京火車站,看到黑壓壓、成千市民在電視上目睹美國導彈咆哮襲擊巴格達的煙囪時,目瞪口呆的驚訝表情。他意識到,隔壁中南海裡面,那些領導人也是同樣的吃驚。

麥健陸和美國商人、政治家想像不到的是,中共其實更怕中國老百姓自己。他們知道美國人不會無緣無故把導彈往中國扔,但訪民、維權人士、和上訪的退伍軍人,則會輕易的翻過中南海不太高的高牆。

遺憾的是,麥健陸精明商人的本性,戰勝了他記者的純真天性,他也接受了中共狹隘愛國主義、拒絕西方民主、抗拒美國陰謀的把戲;甚至不自覺的開始成為中共的說客了。

五年後的今天

五年前麥健陸的文章發表後,五年後的今天,他和美國商人們一道,意識到了許多新的發現。

外企在中國,雖然帶給中國急需的資本、技術、培訓、源代碼、和管理經驗,也建了許多學校、孤兒院、扶貧救災、和獎學金。但他們現在得到的,是進入中國市場更加困難。中國合作夥伴忘恩負義,甚至會在國際市場與西方夥伴拚搏起來。

麥健陸也敏銳的感覺到,中國政府和企業現在越來越不穩,游移不定,極端排斥外企。「囂張氣焰的背後,是安全感的缺乏。」 谷歌事件體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對立的加劇。

作為投資中國的美國人,麥健陸建議中美抬起頭來,尋找解決之道。麥即將在2月1日出版的時代週刊上發表 「解決中國問題」 (The China Fix)的新文。但中國會向哪裏去?麥健陸如果看過九評,看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話說回來,麥健陸「紅寶書」 中筆者最感歎的,是「你若決定屈服於中國的腐敗出賣自己的靈魂,那麼想辦法賣個好價錢,到老的時候多做些善事。」

問題是,凡胎俗子如果不修煉,即使你有足夠的錢,誰能保證能活得足夠長久、有機會做善事呢?萬一在一命嗚呼之前沒機會行善, 自己的靈魂又給出賣了,那可就糟透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市場營銷系列:海歸博士自弒迷在什麼地方
市場營銷系列:索羅斯的中國觀和顏色革命
市場營銷:陪床保姆和娼妓的經濟學研究
市場營銷:傳九評促三退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