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做好了離開中國的準備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谷歌(Google)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黃安娜(Nicole Wong)星期三(3月10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谷歌沒有改變為維護互聯網自由不惜放棄中國市場的想法。
  
黃安娜表示,谷歌的態度很堅定,一定要停止在中國過濾搜索結果的做法。她說,如果這意味著關閉谷歌中國網站的運營和離開中國,谷歌「做好了準備」。

谷歌CEO: 談判很快會有結果
  
谷歌今年1月份首次對中共互聯網審查制度表示強烈不滿,提出要停止在中國過濾互聯網搜索結果,並稱谷歌系統以及一些人權活動人士在谷歌的電子郵箱受到中國黑客的攻擊。中共則堅持互聯網審查制度,稱任何在中國作生意的外國公司都要遵守中國的法律。
  
為此,谷歌與中國有關當局展開了談判。正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參加媒體峰會的谷歌首席執行官施密特星期三表示,談判很快會有結果。他說:「我們決定不公開跟中國打交道的情況,我們正積極與中國政府談判,我們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是很快會有結果。」

不過,從谷歌公司星期三在國會的表態可以看出,谷歌沒有顯示向中國讓步的跡象。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上星期曾否認中國政府與谷歌之間有談判進行。他在3月6日表示,工信部沒有收到谷歌公司要退出中國市場的通知,谷歌公司也沒有向工信部要求進行談判,雙方從未正面接觸過。而兩天後,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則對記者承認中國相關部門在與谷歌進行磋商。

谷歌中國目前仍過濾搜索結果
  
中國目前擁有3億多網民。 據中國互聯網用戶反映,目前谷歌中國仍在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繼續過濾其搜索結果。據本報測試,在谷歌中國(www.google.cn)上用簡體檢索中共這幾年最敏感的詞彙:法輪功、九評、退黨、明慧網、大紀元等,只顯示中共一邊倒的誹謗和抹黑宣傳,在網頁底部則有一句斜體字說明: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

不是谷歌退出中國,而是中國退出世界

谷歌副總裁黃安娜3月10日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谷歌堅決不再為中國過濾搜索結果。她說:「我們正在審查可行的辦法。如果可供我們選擇的辦法是,我們必須關閉在中國的運營並且離開中國的話,我們準備好這麼做。」

黃安娜還表示,谷歌清楚有關決定牽涉到公司眾多員工的命運,也了解有關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但是她說,谷歌決心停止在中國過濾搜索結果,這個決定不會改變。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的展江教授認為,任何一個國際大公司都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但谷歌具有特殊性,它即是一個商業公司,同時擔負著保障信息自由流動的責任,因此面對各種壓力。展江美國之音說:「美國和西方的一些企業也有一些內部的信條,谷歌這一點是比較知名的。現在的問題是它自己的信條它要不要繼續遵守下去。另外還有來自外部的壓力,外部的壓力既有中國方面的壓力,也有整個西方的壓力,西方的壓力是認為谷歌是一個自由傳遞信息,是一個很重要的載體。」

谷歌最知名信條恐怕就是目前已經廣為人知的「不作惡」的信條了。中國資深記者、互聯網作家朱健國說,谷歌這一信條凸顯了它的民主自由的價值觀。朱健國認為,一旦谷歌退出中國,那就意味著中國退出世界,意味著中國重新關閉國門。

美考慮向世貿組織投訴
  
谷歌事件是近來導致美中雙邊關係急速惡化的一系列事件之一。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霍華德‧伯曼在3月10日的聽證會後表示,要一步步地解決谷歌問題。
  
伯曼說:「首先我們嘗試外交途徑,美國駐華大使和其他外交人員正在跟中國政府商討這些議題。我們還將研究目前跟WTO的貿易協議,看看到底有哪些違反協議的行為。」
  
谷歌表示,北京政府通過審查方式給予中國國內互聯網公司優惠政策違反了國際貿易原則。兩家與谷歌有聯繫的團體也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中共的網絡限制和審查對美國互聯網公司以及網上商務構成歧視。
  
美國《商業週刊》報導,奧巴馬政府正在考慮是否要將谷歌遭受審查的案子提交世界貿易組織。

美國會擬立法 打擊網路審查
  
另一方面,美國國會兩黨議員3月9日聯合呼籲,要求政府正視中國網路審查的危險訊號,立即採取行動確保網路自由。民主黨聯邦華裔眾議員吳振偉(David Wu)和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邀請議員一起參與跨黨派的「全球網路自由連線」,以協助推動立法。
  
吳振偉表示,他主張立法設置有政府作為後盾的網路自由基金會,以獎勵研究者發展規避網路審查的科技。 吳振偉說:「數位媒體科技的擴展是一股強大的正面力量,不過也面臨意圖控制資訊、鎮壓異議和審查非暴力自由表述的一連串威脅。」
  
他表示:「在這個不斷變動的數位世界,我們必須一起追求天性中良善的一面,不只為繁榮,更為自由而奮戰。」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擬向世貿投訴 谷歌事件或升級
Google收購DocVerse  與微軟激戰雲端運算
異議:谷歌地圖中發現的剝削事實
華爾街日報:谷歌測試電視搜索服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