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致富不求人(4)

蕭碧燕

人氣 3
標籤:

四、建立完整的核心及衛星持股

「原物料這麼夯,要不要扣?」「大家都說中國好,我要不要改扣中國基金?」這類問題也常常困擾投資人。基本上這是投資配置問題,建議要做全面性的考量。我的作法是,不漏任何市場,用定時定額布滿全世界。

首先,建立五大核心持股:新興市場的亞洲、拉丁美洲、東歐,以及成熟市場的歐洲、北美基金。如此一來,不論是新興市場還是成熟市場全部都能一網打盡,不用再去猜測未來那個市場會比較好。

投資新手或是社會新鮮人如果財力不足,要一次扣五檔基金可能力有未逮,建議可以先依市場「錢景〞或是個人喜好,挑一兩檔基金開始扣款,再慢慢補足其他區域。另外一個選擇是,扣一檔全球成熟市場基金、一檔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也可以很快就建立你的核心持股。

但對於已經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上班族來說,我的建議是這,五大類基金最好都要有,雖然哪個市場先漲後漲,只是順序的問題而已,但當別人的基金漲很多,你的基金都不漲時,「要不要改扣其他基金」的念頭肯定會出現,人性弱點真的很難克服,建立五核心持股,可以避免「拉美漲那麼多,為什麼我的歐洲基金都不漲」的遺憾,讓投資更容易成功。

做好全面性布局與配置後,接下來,就是決定各核心持股的投資比重。雖然有五大核心,但並不代表要把錢平均分散到這五支基金。

我通常會根據市場狀況作調整,例如對某一些過度成熟,需要等待更久的市場,如日本,我就會稍微降低持股,避免花太多時間和資金去等待它回升。

基本上,這五個地區的投資比重可以自行調整,屬性積極的人可以增加新興市場的比重,較為保守的則平均分配或加重成熟市場比重。以我的定時定額投資為例,偏向積極,假如歐洲跟全球(北美為主)兩支我共扣九千元,另外三隻我就分別扣一萬五,比例一直都是一比五。

但若你不想為此傷腦筋,建議的基本配置原則是,新興市場(亞洲、拉丁美洲、東歐)的整體比重,略高於成熟市場(北美、歐洲)。

至於產業型基金如資源、新能源基金,或單一國家型基金如中國、巴西基金,則可以當作衛星來短打,例如你特別看好原物料,就加一檔原物料基金。此外,衛星基金也可以拿來補核心不足的持股,例如你的亞洲核心基金,台灣部位持股很少,就可以補一檔台股衛星基金。

但要提醒的是,產業型和單一國家型基金的起伏較大,最好只當作衛星配置,見好就收,尤其是當大波段結束時,就應該適度調整手中的持股,減碼已經享受過多頭行情的標的。

此外,如果錢不多,看好中國市場的人,我的建議是,直接配置核心部分就好,但要選擇大中華市場持股比重較高的亞洲區域型基金。這時你就必須多花點心思,仔細檢查區域型基金每個國家的持股比重。

至於核心、衛星的投資金額比重如何?投資人也可依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決定,較積極的投資人,衛星持股的投資金額可以高一點;至於想保守的投資人,就可偏重核心持股的比重,不過基本原則一定是,先布完核心,有剩餘資金再買衛星。

這道理如同我們穿著打扮一樣,應該要先買衣服,再考量添購配件,就像我常說的:一件禦寒的衣服都沒有,買那麼多圍巾要做什麼?

還要提醒的是,投資人常常滿手同類型基金而不自覺,例如二○○○年科技泡沫以前,每位投資者手上都滿是科技股,而最近看到的狀況則是,投資人滿手亞洲基金或原物料基金。

尤其手上錢不夠的人,更不該花錢買太多關連性太高的基金,或投資太多同類型基金。要切記,都沒錢吃飯了,就不要再買鑽戒來戴了。

做好全面性的布局,相信以後投資人的問題會是:我的基金可以贖回了嗎?而不是:要不要換一檔基金來扣?@(待續)

摘編自 《買基金坐擁雙薪 》方智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女性理財長線投資尋求安全
前所未見的完美金融風暴(7)
3年內換大房生小孩理財計劃
讓你思考像索羅斯、投資像巴菲特(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