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吉安相撲賽》替代版丁字褲 添笑果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花蓮縣吉安鄉年度盛事阿美族原住民「米得路」相撲比賽,昨天在化仁國中操場熱鬧登場,今年共39名部落好手競逐,選手們穿著丁字褲,身體左右移動伺機出擊,族人則在場邊觀戰,加油聲此起彼落。

怕穿幫 內褲外繫丁字褲

相撲活動規定穿著丁字褲,但因丁字褲已難尋,因此大毛巾、帆布片、背巾等,只要是白色且可以綁成丁字褲的布料全都派上用場,參賽者「將就」繫成丁字形穿上,保守的阿美族人擔心只穿丁字褲會太暴露或穿幫,紛紛穿上內褲後,再繫條丁字褲,在緊張的氣氛中顯得十分有趣。

阿美族盛事 傳統禁忌多

老一輩族人說,傳統米得路比賽,選手上場前必須遵行不能吃牛肉和蔬菜,及不能行房的禁忌,認為會虛耗體力,只能吃獸肉、豬肉、竹筍、藤心、芒草心及豆類等,由於時代的轉變,這些禁忌只剩下較年長者才遵行。

擂台周邊 禁女性靠近

此外,相撲擂台周邊也都只見男性圍觀,沒有女性的蹤影,族人說,因為傳統上認為女性不潔,所以禁止所有婦女靠近。

裁判長林昭明解釋,阿美族語稱相撲為「米得路」(Mitelu )或「馬拉勒夫」(Malalevu ),主要在讓族人鍛鍊強健的體魄,並讓年輕人團結一致以禦外敵,這項在阿美族中沉寂了數十年的相撲競技,民國75年1月間由吉安鄉東昌村示範登場,結果引起全縣各地阿美族人的興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