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屏縣迎接榮譽縣民畢嘉士醫生回娘家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惠堂文字、攝影/屏東報導) 在挪威,畢嘉士醫生被稱為「台灣醫生」,感念畢嘉士醫生其過去無私奉獻台灣30年,屏東縣政府與屏基 27日上午舉行別開生面歡迎會,歡迎會首先帶畢嘉士醫師回到50年前在屏東落腳的宿舍「屏東市仁愛路二號」,與畢醫師共事過的老朋友以及曾在屏基接受小兒麻痺症治療的病友們團聚,並展開故居巡禮,一起回味當年的生活。畢嘉士醫師表示「很高興再度來台灣,看到大家熱心的安排,非常感動,謝謝大家」。

50年前畢嘉士醫師在屏東市仁愛路二號落腳,當時他在這裡利用空地搭建了收容結核病童的病房,讓這些無處去的孩子能夠住院治療;後來小兒麻痺症在台灣大流行,結核病童中有人也遭到感染,因此畢嘉士等宣教士醫護人員們,開始投入小兒麻痺症的治療工作,直到兩年後,在大連路蓋好「兒童療養院」才搬離。

縣長曹啟鴻表示,在13歲時曾得了肺結核,媽媽帶到他到當時被稱為「美國醫院」的屏基,注射很多抗生素,兩個肩膀很痛,幸好治好了。非常感謝畢爸爸和一群傳教士醫師,長期在屏東縣奉獻,屏東縣民的健康奠定很好的基礎,96年底他將第一張榮譽縣民證書頒給畢嘉士,實至名歸;很高興看到八十四歲的畢爸爸這麼健康,在身邊可以感受到他散發出的愛心,希望以後可以頒發更多榮譽縣民證書給為塊土地和人民奉獻的外籍人士。

此次回來的病友中,有政治大學中文系主任高桂惠、兆鴻電子副理陳如薇、成大醫院語言治療師潘秀琴、塑膠模具師吳朝農等人;當年在屏基擔任志工,協助開刀的高雄博正醫院院長沈永訓教授、六龜孤兒院前院長楊咰、當年的跟診護士都會回來敘舊。去年剛出版「驚喜挪威」一書的作者吳祥輝,到挪威取材時曾借住畢醫師家裡,因此今天也特別南下與會。

其中家住新竹的陳如薇提到罹患小兒麻痺時,在北部找了許多醫師、連擔任醫師的祖父都束手無策,直到輾轉來到屏基才獲得醫治穿上鐵鞋,回到新竹繼續教育做復健;而當年就住在仁愛路7號的高桂惠,一出生左腳就萎縮,總是一腳穿鞋一手提著鞋子,直到有一天在門外玩耍被經過的畢大夫發現,才終於矯正過來穿上鐵鞋上學去,當年鐵鞋一雙就要600元,但最後整個開刀治療的費用,畢大夫只收20元,讓經費負擔重的高家,鬆了一口氣,因此今天一定要跟畢大夫說謝謝。

故居巡禮後,屏基員工與來賓們以仁愛路二號為起點騎乘單車來趟懷舊傳承之旅,經仁愛國小(全台第一個接受小兒痲痺兒童就學的學校)、廣東路、抵達大連路屏基現址,舉行大連路土地紀念牌揭牌儀式—紀念三位在中國大陸殉道的宣教士,其家屬將慰問金買下現今大連路土地於民國49年轉贈給屏基,此紀念牌的設置也是畢醫師當年允諾家屬的,50年後終於完成。


現任職成大醫院語言治療師潘秀琴(左1),在4歲時,家人從台南送來屏東市仁愛路二號,接受畢嘉士醫生治療,也因此認識當時接受治療中的吳朝農先生(右1),兩人受畢嘉士醫生的鼓勵,一起在仁愛國小(全台第一個接受小兒痲痺兒童就學的學校)讀書,後來兩人成為結髮夫妻,特此感謝畢嘉士醫生(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