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嘉雲屏喊窮 盼統籌款公平分配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瑞婷台北30日電)立法院明天將初審攸關統籌分配款劃分的財劃法及公債法修正草案,嘉義、屏東、雲林縣市首長今天疾呼,統籌款分配應更公平、縣市舉債上限應提高,以免「富了5都、窮死農縣」。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天將審查攸關各縣市中央統籌分配款的財政收支劃法,與規範各縣市債務舉債比例上限的公債法,嘉義縣長張花冠、屏東縣長曹啟鴻與雲林縣副縣長林源泉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強調中央統籌分配款應該更公平,並放寬農業縣舉債上限,顧及弱勢的農業窮縣,避免5都變富豪,農業縣變燒炭戶。

張花冠指出,政府資源長期分配不公,台北市學校每年享有的教育資源為新台幣2.35億元,嘉義縣及屏東縣卻僅有1000餘萬元,北市是嘉義與屏東的17倍。曹啟鴻也感嘆,北市光是每年50億元的交通罰款收入就遠高於屏東縣全縣稅收。

張花冠說,中央版公債法把直轄市舉債上限比率訂為預算數的250%,縣市為70%。大台中未來升格後適用250%債限比率,舉債空間多出1000億元。她主張縣市的債限比率應從70%調高為150%,否則嘉義縣再撐2年,「就要斷炊了」。

除了放寬舉債上限,他們也建議中央統籌分配款稅款分配公式中的「基本建設需求」及「財政努力及績效」分配指標及權數應該調整。

張花冠指出,如同縣市「吃飯錢」的「基本建設需求」,中央版財劃法忽略縣市的實際產業結構與人民所得,分配公式僅按各縣市除人口、土地面積各占50%,無法反映縣市實際的建設需求,「基本建設需求」分配指標及權數應改為人口30%、土地面積30%、每戶可支配所得40%。

曹啟鴻表示,「財政努力及績效」中,「營利事業營業額」分配權數高達60%,工商比重過高,農業縣市自然吃虧,應該降為30%,另增列「農林漁牧產值」指標30%,兼顧農業縣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