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出席與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視訊會議

人氣 5

【大紀元4月11日訊】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出席與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視訊會議,會議由該中心主任柯偉林教授(William Kirby)主持,會議首先由哈佛大學校長Drew G. Faust博士發表錄影談話,歡迎馬總統參加視訊會議。

總統隨後於主持人開場引言後以「追尋現代化」為題發表演說,隨後與學者戈迪溫教授(Steven M. Goldstein)、王德威教授(David Der-Wei Wang)及安守廉教授(William P. Alford)進行對談,並回應現場與會人士提問,會議結束前並發表結語。

總統演說內容為:

一、對哈佛的懷舊
能再度對哈佛大學師生們演講,我感到十分感動。此刻我對哈佛的懷舊之情湧上心頭,因為就在這裡我第一次成為驕傲的老爸,雖我那時連博士學位都還沒拿到。同樣地也是在哈佛,我長期隱居在法學院圖書館,在課堂上和師長與同窗們爭辯,我在這裡增加了對世事的了解,也學到了日後作為一個學者、一個知識份子、一個領袖的基本才能。

我的懷舊其實還更深一層。我想起了歷史上一長串的事件、人物、和機構:海約翰的「門戶開放政策」、「義和拳亂」、「庚子賠款獎學金」(以及胡適與錢思亮這些得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五四運動」、「飛虎隊」、「珍珠港事變」、「司徒雷登」、「1949年」、「韓戰」、「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費正清中心」、「八二三炮戰」、「文化大革命」、「上海公報」、「台灣關係法」、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美國對台軍售等等。這些讓我想到,美國對中國大陸–之後對台灣—一路崎嶇而行的現代化過程,影響深遠。我也想到我在哈佛的日子,不僅是個人對學術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民族追求現代化的漫長旅程。

二、富強與民主
貴中心已故的著名學者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在研究嚴復的著作中,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就是追求「富」「強」。中國大陸在過去30年日益增強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已相當程度上達成了「富」「強」的目標。不過,我認為一個真正追求現代化的國家,不應只止於追求「富」「強」,應該還要建立「自由民主」的基礎。因為只有公民的積極參與以及自由選擇,政府才會真正為人民的福祉服務。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延續,國家才能興旺。

我可以驕傲地說,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事實上已經在國家這三大支柱上達成了目標。中華民國不僅擁有強韌的經濟、堅強的軍事,同時更是一個既開放、又有活力的民主國家。我們國家過去的成就如此不凡,當前政府的路線就再清楚不過了:我們要強化這三大支柱的基礎以保障台灣後代子孫的未來,我們也要與中國大陸分享我們的價值與生活方式。

三、走出經濟衰退
兩年前就任時,我們政府就遇到了全球經濟危機,經濟惡化的速度超乎想像。從那時開始,我們不遺餘力地拉回台灣的經濟。我們採取了許多措施,包括全額保障銀行存款,一連7次大幅降息,以5年160億美元投資於國內公共建設,發行價值27億美元的消費券、提供弱勢民眾救濟措施等等。一年半之後,我們政府已經成功地帶領台灣走出經濟低潮。

我們預期要增加25萬個就業機會,讓失業率降到5%以下,讓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達到4.72%。增加就業機會,特別是在綠能產業的就業機會,是我們政府的優先施政項目。為了節能減碳,我們極力推動產業的創新能力,這些產業不僅包括競爭強項如資訊業、農業、醫療,還包括了新興產業如綠能、生化、觀光、文化創意等。雖然如此,由於日本、大陸、韓國、以及東協國家等東亞經濟強國,正積極邁向區域經濟整合,因而威脅到倚賴出口的台灣經濟。

有鑒於此,我們和大陸經貿關係必須要制度化,我們的出口市場與產品也要多元化,如此台灣才不會自外於全球經濟,也才能增加國際競爭力。政府因此努力推動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ECFA),作為兩岸經貿互動的架構平台。除了保護智慧財產權、保障投資之外,這個經濟合作協議還包括早期收穫清單,讓一些製造業及服務業項目可享有零關稅。

我們政府已積極地與對岸進行協商,並預計未來幾個月中會有結果。同時,政府會提出配套措施來幫助受到影響的產業、勞工、中小企業,以降低衝擊。雖然有人認為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會損害我們國家的主權,其實大謬不然。我們政府決策向來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事實的真相是,「經濟合作協議」能讓台灣重回亞太及其他地區的經濟整合潮流,強化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也提高與其他國家簽訂類似協議的可能性。

四、兩岸和解與活路外交
在追求「強」這個方面,我們政府不是只一味追求軍力,我們政府認為增加台灣的軟實力更重要。事實上,我們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要重建與主要國際夥伴—尤其是美國–的互信。為了做到重建互信,我們努力地把台海從一個一觸即發的熱點,變成一條通往區域和平繁榮的大道。

為了重啟中斷十餘年的兩岸對話,我們首次在2008年提出了「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讓台灣能在1946年的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其後,我們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架構下,與大陸的和解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這個共識是兩岸在1992年11月達成的,目前兩岸的政府領導人以及其他國家,都肯定這個共識務實可行。我們政府也採取了「活路外交」,並與大陸外交休兵,希望終止兩岸互挖邦交國的惡性循環。我們的政策可以幫助兩岸同時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

在此同時,我們也要努力有意義地參與、並貢獻國際社會。我們的綠色科技產業與醫療產業,將可以和援外政策配合。例如,在綠能產業的發展計劃中,我們將提升光電電池以及發光二極體(LED)等科技。這不僅可以讓我們的人民以及經濟受惠,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能與友邦分享這些資源與技術。上個月在出訪太平洋島國友邦的「太誼之旅」行程中,我很榮幸能親自看到台灣為這些友邦貢獻的成果。

比方說,台灣為索羅門群島提供了太陽能技術,希望能有效改善當地民眾的環境與生活。台灣也派遣了非常優秀的醫療團到馬紹爾群島,醫治當地許多白內障患者。我們會針對太平洋島國的特殊環境與疾病,派出更多的醫療與公衛團隊,以提高醫療援助效果。此外,我們在有效控制國內的H1N1疫情之後(H1N1死亡率在台灣是每百萬人有2人死亡,為OECD國家平均死亡率的1/3),我很驕傲地向各位報告,台灣將會捐贈價值500萬美元的國產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

在年初,友邦海地遭逢巨震,台灣的搜救隊也是最早到達災區的隊伍之一。除了捐贈價值1,600萬美元的物資與善款之外,我們還計劃成立醫療與職業訓練中心,以大量訓練醫療人員及技術人員,並興建1,200間組合屋。「台灣世界展望會」用小額募款積沙成塔,準備援助超過8,000名當地無家可歸的兒童與孤兒,這是台灣公民社會最好的表現。當然,我們政府了解人道救援不過是海地漫長重建之路的一小部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將台灣的醫療與綠色科技優勢,整合到援外計劃的整體架構中,讓台灣能真正有所貢獻。

五、自由民主,普世價值
整體來看,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家不能只靠富強。只有在真正的民主制度下,一國的公民才能生活在法治之中,免於恐懼,分擔政治的義務、分享政治的權利。雖然台灣在過去幾十年,政治與社會進展十分快速,但我們畢竟還只是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我們的政府堅決擁護民主、也將努力強化台灣的民主架構。我們政府已經依國際標準採取相關措施,來加強法治與保護人權。

台灣在去年已經批准了聯合國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這兩個公約轉化為國內法後,人權以及法治都獲得進一步強化。此外,我在上任時即承諾要打擊選舉以及政府內的貪污,目前亦卓然有成。毫無疑問地,肅貪是我作為總統的重要基石。在把台灣建立成真正民主國家的道路上,我不會畏首畏尾。

明(2011)年將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如果與中華民族過去幾千年的歷史相比,這過去的一世紀只是個逗號。但若以宏觀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一百年可就是個驚嘆號了。因為它代表了一百年的奮鬥、一百年的實驗、以及一百年的教育,讓一個民族能真正了解他們也擁有的生存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之權利。毫無疑問地,這個國家建立的過程是多少年來,許多試著要結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前人所共同奉獻與努力的成果。這也讓一個渴望民主價值的民族能和諸位一樣珍惜民主的存在。

自20世紀初以來的混亂開始,中華民國歷經了1912年的建國;1949年的世局變化;1987年的解嚴、民主轉型、以及開放大陸探親;1996年首次公民直選總統;2000年與2008年的二度政黨輪替更進一步地鞏固了民主的成果,過去這一百年來的發展已經讓我們的政治文化發展產生了徹底改變。各位傑出的老師、同學及女士、先生們,做為中華民國總統,我會努力讓台灣成為民主典範,能對我們的代代子孫有所啟發與效法。

總統結語內容為:

親愛的教授及同學們,各位朋友,很高興能與各位舉行這場視訊會議。今日諸位的提問以及評論都很好,有些還很難回答。但在思考與回答這些問題時,讓我能有更深入的看法,而且在未來遇到挑戰時能更加努力。

雖然今天的會議已近尾聲,可是一想到我們的友誼會繼續成長茁壯,未來也還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們一起去完成,我備感欣慰。65年前,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所建立的世界體系已成為這個地球村的基礎。這個體系雖然有固定的規則,但也具有足夠的彈性。它鼓勵「正和」的國際合作,而不是「零和」的國際衝突。這個體系不僅改變了世界秩序的動態運作,同時各個國家,不論大小,都能共存共榮。

事實上,我們政府之所以想要與中國大陸和解,就是受到美國對蘇聯好言以對,以「冷和低盪」取代「冷戰」的啟發。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協商代替對抗,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國際紛爭。這樣的體系讓每個國家彼此互賴,形成社區,也讓敵人變為朋友,讓每個國家都是贏家,能為這個世界作出貢獻。

這個體系也啟發了我怎麼領導我的國家,特別是我們與大陸的相處之道。我們要在國際社會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我們要與大陸和解,我們的政府也要讓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成為國際社會中可以信賴又重要的貢獻者。我上個月出訪南太友邦時,一直向我們的朋友、海外僑胞,以及訪團團員說,我要讓台灣在外交上能成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個可敬成員。我要讓每個台灣人,不論走在紐約、巴黎、雪梨或是北京,都能受到尊重。他們可以說他們來自台灣,他們可以說台灣在世界上受到敬重。

我們國內有些人士或許對我們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兩岸政策有不同看法,但我仍堅定地相信這條道路對台灣是有利的,因為只有這樣,台灣才能在大家都在努力向前時,避免被邊緣化。雖然如此,我們不會只顧自己,我們也會分享自己的資源,希望能對國際社會發揮正面的影響力。身處在美國半個世紀前所建立的體系之中,所有的國家應該可以一起糾正錯誤,團結對抗各種全球性危機。不管是氣候變遷、全球經濟衰退、流行疾病的威脅,還是危及世界和平的戰爭,我們終能克服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在這種夥伴關係下,我相信台灣將有能力可以肩負起我們應承擔的責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連線4位共同主席聯名致馬總統慰問台灣之地震災情
晶片護照製作成本3月1日起調整
中華民國駐美副代表張大同應邀於「全美報業協會」演講兩國關係
中華民國駐美國代表處感謝美國聯邦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