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夢時尚 創造故事氛圍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方惠宗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的設計師似乎對「戲劇藝術」都很有一套。例如Vivienne Westwood、John Galliano或已故的Alexander Mcqueen,儘管不是設計劇裝,他們的時裝秀常常就像一齣戲。然而,這可不是專屬英國人的莎士比亞遺風。執掌Chanel創意大權的德國設計師Karl Lagerfeld、法國設計師Jean-Paul Gaultier、為Kenzo設計的義大利設計師Antonio Marras…等,從不忘記「演」時尚。

時尚如戲,戲如時尚,你還得認識這一位,剛以「維多莉亞女王:風華絕代」(The Young Victoria),今年第三度摘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裝設計」的知名英國劇裝設計師Sandy Powell。在Helen Mirren與Colin Firth等英國人寄予厚望的大牌明星接連落第後,Sandy倒成了「英國之光」。

在電影「穿Prada的惡魔」飾演「首席助理」的Emily Blunt在該片飾演年輕時期的維多莉亞女王。她曾向媒體透露,當她向Sandy Powell哀怨求道「都不能呼吸了」,沒想到Sandy冷酷回應「我不管」。她拍攝過程必須忍受束腹之苦。劇裝設計師為電影求真、求寫實,只能六親不認、做到底。

Sandy Powell:劇服 為角色創造可信度

Sandy Powell的工作格言就是「為角色製造可信度」。「除非電影需要,否則我對任何市面上的複製品並無興趣。她曾透過「Times」雜誌表示:「我著眼於時代背景,探索當時的衣裝,然後重新打造特有的版本。」至於如何重現「維多莉亞女王」的服裝?她對英國「泰晤士報」說:「我最愛這份工作的地方,就是去探索各個不同時代。即使很多資訊都可以透過網路找到,但這都比不上親眼所及。因為這部片,我很幸運可以觸摸到維多莉亞女王的衣服,還有她的結婚禮服。」

對演員來說,劇裝往往是「入戲」的基礎。劇裝設計師擔負很嚴肅的責任。舞台服裝設計師謝介人認為,身為電影最重要的部份之一,劇裝也在說故事;不只烘托角色個性,也帶觀眾走入故事氛圍。


Sandy Powell過去曾以「莎翁情史」與「神鬼玩家」拿下奧斯卡最佳劇裝設計獎。最近的「隔離島」,劇裝也是由她設計。(資料照、Paramount Pictures提供)

劇服設計出身的時尚觀察部落客賴度之也認為,演員如果穿「錯」衣服,很難進入角色。「試想張曼玉、梁朝偉在『花樣年華』若沒有那些復刻1960年代香港的劇裝,他們能演那麼好嗎?真的很難說。」事實上,香港著名美術指導張叔平就以「花樣年華」,雙雙拿下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尤其古裝劇,厲害的劇裝設計師會考古歷史,做很多研究,了解角色性格,甚至推理角色 在劇本以外的種種,才能復刻原著。「Sandy Powell首度獲奧斯卡提名,就是『Orlando』。不僅跨越時空背景,還要表現主角的性別變換…,讓人印象深刻。」謝介人說。

1994年起,Sandy Powell在奧斯卡至今入圍共八次,拿了三次「小金人」。她曾分別以「莎翁情史」與「神鬼玩家」贏得「最佳劇裝設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運動鞋復古VS.未來
時尚眼鏡 展演宮廷奢華
芭比娃娃的第二故鄉 台灣泰山鄉
形象顧問 教你搭配春季嬉遊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