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核四生水池 位在順向坡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鍾麗華、盧賢秀/台北報導〕國道三號大走山事件引發各界震撼,核四廠旁山坡地上建造的生水儲水槽,同樣也位在砂頁岩互層、順向坡的地質上,而且順向坡度約十四.五度,與國三走山路段坡度類似,引發當地民眾憂心,萬一發生地震走山,恐會威脅核電廠及附近居民安全。


核四順向坡示意圖。(原能會提供)

*水保局實勘 初步確認沒危險*

農委會水保局上週六與地調所、原能會、經濟部及七名專家學者特別到核四現場實勘後,初步確認目前無危險性,但已要求台電加強邊坡監測,專家除建議應減少開發,並希望台電不要再蓋另一個計畫中的生水池。

核四廠的生水儲水槽建在廠址西側,背對山、面向海,距離核子反應爐約七百六十公尺,蓄水量四.八萬噸,以重力送水,興建於比電廠還高的山坡上,目的就在於萬一發生意外時,即使電力中斷,也可以由高處送水,提供核電廠所需的最大水源以及消防用水。

核四土地違法徵收地主自救會會長楊木火,5月初陳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生水池建在具細粒與粗粒的白色厚砂岩及薄層頁岩為主、且為順向坡的工程地質上,開挖時甚至還挖到坡腳,憂心重演國道三號大走山的慘劇。

核能安全監督委員、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陳慧慈指出,核四生水池的確是建在砂頁岩互層,坡度平緩約十四.五度的順向坡上,但山坡擁有大片腹地,支撐夠穩,也未開挖坡腳,生水池建造在靠近山頭處,且把山頭土方挖除,以減輕生水池可能承受的負重。

陳慧慈表示,這個順向坡面處於不會滑動的最大坡度,也就是工程上俗稱的「安息角」,因此生水池建造並沒使用岩錨;他強調,並非所有順向坡工程都得用到岩錨,有時岩錨破壞了山體,反而更危險。此外,生水池的順向坡並非直接對向核四反應爐,因此就算真的發生走山意外,滑動方向應也不會威脅到核四反應爐。

水保局副局長李鎮洋表示,核四的生水池雖然位於順向坡上,但台電有依補強計畫執行,目前看來應沒有問題,水保局也已要求台電做邊坡監測,共設置十二個監測器,包括傾斜管、地下水監測井都已啟用。

*專家籲勿再蓋另一個生水池*

李鎮洋說,當初生水池的水保計畫,是由水保局審查,但後續的監督與檢查交由經濟部處理。台電原計畫興建兩個生水池,目前只蓋好一個,不過,由於生水池位在十四度多的緩坡上,專家認為仍應減少開發,因此另一個尚未興建的生水池,希望台電能重新評估,最好還是不要蓋。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安管制處處長陳宜彬表示,已要求台電做好水土保持,也要求裝設邊坡監測器,由於整個山頭都是台電財產,因此應可全權處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