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五港人反貧富懸殊大遊行

組圖:「香港財團壟斷行業 小市民生活艱辛」

人氣 31

【大紀元5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道)香港多個民間勞工團體、宗教團體、大學生組織及政黨,5月1日發起「反貧富懸殊 五一大遊行」,爭取勞工權益,要求政府訂定最低工資為時薪33港元,並規管工時至8小時,同時有多個政府部門的工會包括海事處、房屋署等出來抗議當局把工 作外判,剝削員工的工資之餘,亦有促成官商勾結之嫌。

3,500名市民由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出發,沿途喊口號:政府帶頭發起外判、反貧富懸殊、最低工資33元、規管工時8小時、爭取集體談判權等。

海事處職工聯盟分會主席陳耀國表示,海事處部門是管理港口和海上交通的運作,今次出來遊行的訴求是反對政府外判海上巡邏船隊。他指,海事處從2003年開始陸續外判,工會在一年多前已開始反對他們外判,原本的工作是所有公務員做的,現在他們在外邊租船回來,在船上駕駛船隻的和水手都是請外來的人。政府說機制沒有問題,但工會認為有問題,因為海事處職工入職時是經過品格考核,那些外判的人卻沒有。職工有些工作了十幾年,有些甚至二十幾年,有些人會陸續退休,政府就不再請人,然後將工作外判。陳耀國說:「其實外判有很多漏洞,但署方口口聲聲說沒有問題,所以我們出來反對他們。」


3,500名市民參加「反貧富懸殊 五一大遊行」。(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3,500名市民參加「反貧富懸殊 五一大遊行」。(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有市民把特首曾蔭權和功能組別張宇人議員設計成吸血鬼形象,對政府不為最低工資立法,而張宇人說把最低工資訂在每小時24元,感到不滿。(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市民普遍希望最低工資每小時33元。(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市民普遍希望最低工資每小時33元。(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不滿張宇人的市民(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失明人士要求訂立每小時33元最低工資(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要求訂立每小時33元最低工資。(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大學生要求訂立每小時33元最低工資(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爭取集體談判權(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抗議張宇人(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3,500名市民參加「反貧富懸殊 五一大遊行」。(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3,500名市民參加「反貧富懸殊 五一大遊行」。(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也出來抗議(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國泰航空機師工會也出來抗議(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混凝土工業工會(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泥頭車司機協會(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海事處也外判,難保官商勾結,形同虛設。(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郵差叔叔也出來抗議(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高舉香港郵政局員工會橫幅的郵差朱先生指出,郵政局已轉合約員工制,現在的郵局裏面還有一半是員工(公務員),另一半是合約員工,他是員工,等他們這些員工退休後,相信請的所有都是合約工,所有公務員轉合約制,工資會降低,會令到人沒有歸屬感和擔心會否續約問題,郵局的同事會出現分歧,因同工不同酬,他們覺得是被剝削的一層。

朱先生說:「政府現時給我的感覺是不像以前,很多事情(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不能話事,曾先生似公仔,好似四面受敵,又怕北京又怕保皇黨,又怕人罵他,很多事情他都不敢做。」

朱先生又說,高官問責制,高官們不用對市民負責,只對曾蔭權負責。這個社會現時很不健康,已經沒有安居樂業存在了,社會變得不和諧。

他認為,香港有普選的話,如果不喜歡曾蔭權,可以叫他走。但他現在並不是我們選舉出來的,是那800人選委會成員選他的,如現在的地產商全部都是他的人。所以這個政府是向這800人交待,現在香港經濟其實不好,好只是地產商好,只會變得貧富懸殊,所以我們出來遊行都是為其他人爭取取消合約制。


不滿教育局縮班殺校(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不滿保險業黑幕的市民抗議(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香港記者協會(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市民心聲(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抗議房屋署外判工作(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大學生要求超時工作補薪(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教車師傅黃先生說他參加遊行是為基層爭取時薪33元,他說,他們真是生活很困難,我們大廈的保安員5千8百元一個月,每天要工作12小時,沒有時間和家人見面。現在香港很多行業給集團壟斷,小市民生活很艱難。

80後青年、FM101電台創台人之一梁穎禮說:「現時在香港社會裏好似聽到要加班的人都已習慣。我認為(爭取)最低工資還不夠,要有集體談判權,現在的資本家是不會理勞動階層死活,不停在剝削。我今天很開心見到很多同學上街,因為對他們有直接影響,一畢業就被剝削。我的訴求是和大家在今年一定要爭取最低工資、最高工時和集體談判權。」他並且不滿香港政府任由資本家去剝削勞工。

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張麗霞批評政府見到民生出現這麼多問題而不去改善。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都市,繁榮都市,工人和基層卻反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時薪只有十多二十元,我覺得很羞恥。現時任何一個階層都出現問題,包括保險從業員、清潔工人等。她認為政府應該去做一些措施,最根本讓每一位工人都有尊嚴地生活,如果政府視若無睹,真的很無情。「我覺得這個政府是聽不到看不到。」


要求為低偏遠地區低工資人士提供跨區交通津貼(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宗教團體也出來抗議(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旅遊業人士抗議(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長者要求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要求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數名婦人打扮成舊時的女家庭傭工裝束,為家庭服務員爭權益。(攝影:鄭麗駒/大紀元)


外傭團體(攝影:司馬日/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學者:最低工資時薪標準約 33元
港議員批政府拒每年檢討最低工資
多位議員嚴斥政府行政霸道
調查指回歸後貧富懸殊差距拉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