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诱惑与危险:安全措施(2)

标签:

问题:不能负责

交易可以说是不受别人妨碍、立即可以产生结果的纯粹个人抉择。请记住,除非我们决定开始,否则什么都不会发生,你希望延续多久,交易就会延续多久,除非你决定停止,否则交易不会结束。

所有的开始、中段和结束都是我们对既有资讯的解读,再根据我们的解读,决定采取行动的结果。我们可能希望自由决定,但是这点不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愿意为结果负责。

交易者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不能为自己的解读和行动造成的后果负责,会发现自己陷在两难的情况中:如果一种活动可以让你彻底自由的决定,但决定的结果出乎意料,又让人不满意时,你却不肯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怎么参与这种活动?

交易有一点很残酷,就是如果你希望创造长期获利,一开始,你就必须假定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彻底负责。决定参与交易前,愿意负这么艰难责任的人很少。

避免负责的方式是采用完全随机的交易型态。我把随机交易定义为规划差劲或完全没有规划的交易,随机交易的方法没有组织,考虑的市场变数没有限制,因此不能让你看出什么变数长期有效,什么变数没有效。

随机是没有结构、不必负责的自由。我们交易时,如果没有明确的计划,又要面对无数变数,很容易会把我们满意的交易,看成是自己的功劳(因为其中有“若干”方法存在)。

同时,我们很容易逃避责任,不为结果不满意的交易负责(因为其中总是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变数,因此没有事先考虑。)

如果市场行为是真正的随机行为,那么要创造长期获利就很难。如果不可能创造长期获利,那么我们确实不必负责。这种想法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市场经验告诉我们,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同样的行为型态会一再出现,虽然每一种型态的结果具有随机性,一系列型态的结果却具有持续一贯性(统计上的可靠性)、这是一种矛盾,但是采用有纪律、有组织又持续一贯的方法,可以轻易解决这种矛盾。

我和无数交易者合作过,他们会花很多时间,进行市场分析,为隔天的交易规划,隔天却没有照规划进行交易,而是做别种交易,通常是根据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构想、或是根据经纪商的明牌,进行交易。

我不说你应该也会知道,他们原来规划、却没有进行的交易,通常是当天获利可能最大的交易。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行没有结构的随机交易—原因是我们希望避免负责。

我们根据自己的构想行动时,是把我们的创意付诸考验,我们立刻会得到回馈,知道自己的构想是否行得通,我们很难把不合理的交易成果合理化。

另一方面,我们进行事前没有计划的随机交易时,要移转责任,把差劲构想的责任归咎于朋友或经纪商,会容易多了。

交易还有另一种个性,使我们容易逃避伴随着订定结构而来的责任,变成比较喜欢进行随机交易:这种特性就是任何交易都可能获利、甚至获得庞大利润。

不论你的分析很高明还是很差劲,不论你是否负责,你都可能碰上这种获利丰厚的交易。

你必须耗费功夫,才能订出成为长期赢家所需要的规律方法,但是你可以看出来,我们很容易爱上没有纪律的随机交易方法,不愿大费周章,做这种耗费精神的事情。

问题:沉迷于随机的报酬

很多人研究随机报酬对猴子心理的影响。例如,如果你教猴子做一件事,每次猴子把事情做好,你一定都会奖励猴子,猴子很快就学会把特定的结果,跟自己的行为联想在一起。

如果猴子把事情做好,你却不再奖励猴子,猴子很快就不会再做这种事情,不会浪费精力,做它们知道不会再得到报酬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开始这种实验时,用的是纯随机程序、而不是用持续一贯的程序,猴子对丧失报酬的反应会大不相同。

你不再给猴子报酬时,猴子不可能知道做同样的事情再也得不到报酬。过去每次你给猴子报酬时,报酬都是以惊喜的方式出现,因此,从猴子的观点来看,猴子没有理由不继续做这种事。即使这样做得不到报酬,猴子还是会继续做这种事,有些猴子会一直继续下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容易沈迷在随机的报酬中。如果你要我猜,我会说很可能和我们碰到意外的惊喜时,脑中会释出让人欣喜若狂的化学物质有关。

如果报酬是以随机的方式出现,我们绝不可能知道自己会不会得到报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得到报酬,因此花精神和力量,希望再度体验令人惊喜的美妙感觉并不难,事实上,这种事情很容易让很多人上瘾。

另一方面,我们预期的特定结果没有出现时,我们会失望、难过。如果我们再做这种事,得到的结果同样是失望,我们就不可能继续做我们明知会让我们痛苦的事情。

上瘾会成为问题,是因为上瘾会让我们陷入“别无选择”的状态。瘾头控制我们心智的程度越高,我们花在满足这种瘾头的精力越多,我们对随时存在、能够满足我们其他需要(例如信任自己、不要把太多资产投下去冒险的需要)的其他可能性,会忽视或鄙视,除了满足瘾头之外,我们会觉得没有力量采取其他行动。

对交易者来说,对随机报酬上瘾特别令人困扰,因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阻力,会妨碍我们创造长期绩效所需要的心态结构。

问题: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我们的教养把我们限制在社会环境中运作,意思是我们学到了一些思考策略,以便满足和社会互动有关的需要、愿望和欲望。

我们不但学会互相依赖,满足我们完全无法独立满足的需要、愿望和欲望,而且我们在这种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以社会为基础的控制与操纵技巧,确保别人的行为符合我们的需要。

市场看来可能像是社会性的行动,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人参与,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如果我们学会互相依赖,以便满足基本需要,那么市场环境虽然存在现代社会中,却可以说成是心理上的蛮荒地带,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奋斗。

我们不但不能依赖市场为我们做任何事情,而且要操纵或控制市场的行为极为困难。如果我们借着学会控制和操纵环境,变成能够有效满足我们的需要、愿望和欲望,却突然发现自己身为交易者,所处环境对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却不知道、不在乎或毫无反应,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你说这种情形好像传说中船没有船桨,却要上溯溪流一样,你说的完全正确。

这么多成功人士交易时亏的这么惨,却能够创造其他成就,一部分要归功于他们具有绝佳的能力,能够操纵和控制社会环境,配合他们的需要。

所有的人大致上都学过或发展出若干技巧,能够使外在环境配合我们的心智(内在)环境。问题是,这些技巧在市场上完全没有用,市场对控制和操作不会起反应(除非你是非常大的交易者)。

然而,我们可以控制我们对市场资讯的看法和解读,也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改变、可以不控制环境,变成学习控制自己,以便我们对情势应有发展的看法配合环境。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最客观的观点看待资讯,而且可以组织和建立自己心里的构造,使我们行动时,总是可以配合自己的最大利益。@(本文结束)

摘编自 《赚钱,再自然不过!:交易心理师教你战胜心魔、培养赢家的习惯》 大牌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亚洲股市以高点收盘
全球经济乐观  亚股满面红光
房地美、房利美被取消挂牌
连涨3天  纽约油价收77.67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