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維權者的生存與信念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6月 26日報導)北京的維權工作者李健發出呼籲,希望人們能給他捐款,以便他能繼續把[公民維權網]辦下去。但是,北京有關注社會工作的人士認為,假如這些草根維權者無法有效地解決他們的經濟來源,便不能更好地履行維權使命。

中國民間維權人士李健6月24日在網絡上發出求援信,請求給予資金幫助。他說,他2003年開始從事人權工作,創辦公民維權網,幫助了「難以計數」的人們。他說,他長期靠自己的積蓄支撐,沒有收取任何人的費用,結果,導致他今天家財散盡,妻子也離他而去。

李健對美國之音說,他曾經得到過一些人士的資金幫助,但是後來這種關係結束了。「曾經也有一些人支持我,但是後來把這種關係結束了吧。」

北京的媒體人彭定鼎表示,他不贊同靠「化緣」維持自己信念理想的做法。他指出,作為持不同政見者,自己的日子過好了,對老百姓才有號召力,他們才會覺得安全。

彭定鼎說:「我們現在進行的鬥爭是希望發生制度性的改變,而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也不是上山打游擊。而且,我覺得從示範效應上來說, 我希望我們這些人不要窮困潦倒。至少能夠自己維持,能夠活下去吧。而且我希望我們這些持有異端見解的,就是所謂的持不同政見者能過好日子,而不是過苦行僧的日子。因為只有這樣,老百姓才會覺得我們這樣做不危險,才不會感到害怕。」

彭定鼎說,如果我們都成為烈士,成為聖人,成為苦行僧,這樣對我們事業的傳播沒有絲毫的好處。

彭定鼎說,很多為觀念理想而奮鬥的人容易陷入一種陷阱,就是他們眼裡只看到了觀念理想。儘管這些觀念理想非常崇高,但是他們卻過的是苦行僧的日子,這樣做會把百姓群眾嚇跑的。

彭定鼎認為,從事維權事業要盡力而為,要集中有限的資源,這樣才有力量。「我採訪的上訪人員也無數,我要是每一個都被感動,那麼每一個都是我應該幫的。 我要是每一個都幫的話,很快我也跟他們一樣了。這種方式的幫助並不是有效的,就是如果你自己手裡有一點點資源時候,如果你把它在地上一潑,那起不到作用。你應該是把資源集中起來用,而不是把資源撒出去用。」

中國公民維權網創辦人李健說,2006年他查出身患糖尿病,從那時起李健邊休養身體,邊研讀有關公民維權理論。他表示,近三、四年他閱讀了大量書籍,試圖在理論上構建新的體系,解決在公民維權領域存在的問題。他現在無瑕顧及工作,而是集中精力寫書,提出未來的方向和選擇。

李健說:「從06、07年我就開始準備試圖從理論上構建一個新的體系解決這樣一些問題。提出一個未來的方向和選擇。這兩年我一直在看書,大概看了200多本書。我現在正在著手寫東西,希望用一年的時間完成。所以說,我也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找工作。包括有關部門都想給我介紹工作,但是我是不可能的。我覺得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努力吧。」

而獨立評論人士彭定鼎表示,絕大部份持不同政見者在目前生存條件下,做合法公民,有份正當工作,在這個基礎上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他認為,目前做為體制外的人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他不明白為甚麼有些持不同政見人士不找工作,而是職業做這個事情。彭定鼎表示,如果一個人連起碼的生存能力都沒有,他的工作能力就值得懷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益仁平中心籲停止對乙肝攜帶者就業歧視
徐祥:中共黨魁叫囂大陸網絡自由 卻死封民間網站
夏小強:尊嚴和體面的娛樂悲劇
北京曹順利被拘留等世博相關消息三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