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去年仍是人均碳排放大國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7月 03日報導) 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2009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保持高增長。報告認為,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碳排放的增加,正在抵消發達國家的減排努力。同時環保人士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在一段時期裡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還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中國6.1噸 美國17.2噸 印度1.4噸*

荷蘭環境評估局7月1日發表年度全球環境研究報告。報告說,中國2009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1噸,比上年增加9%,1990年中國人均碳排僅為2.2噸。

與此同時,荷蘭環境評估局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工業化國家2009年的人均碳排放量跟1990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歐盟15國人均碳排放為7.9噸,1990年是9.1噸。美國2009年的人均碳排放是17.2噸,1990年為19.5噸。

除中國之外,荷蘭環境評估局的報告還指出,印度2009年人均碳排放量為1.4噸,在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裏僅次於中國。

*53%碳排放來自發展中國家*

撰寫這份報告的科學家認為,中國和印度等快速增長的發展中經濟體人均碳排放的持續增加抵消了發達經濟體的減排效果。2009年53%的碳排放來自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來自工業化國家的碳排放是44%,其餘3%是國際空運和海運產生的。

*楊愛倫:抵消論有些牽強*
美國之音張楠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在北京表示,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其二氧化碳增長的確非常快。而且不僅是總量,人均排放量增長也非常快。不過她表示,即便是這樣,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跟很多發達國家比還是相對低的。楊愛倫認為,因為中國的人均碳排放增長而說發達國家的減排努力被削弱了有些牽強。

楊愛倫說:「我覺得,因為中國的碳排放增長所以說其它發達國家的減排行動被削弱了,這個說法可能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從原則上說其它發達國家現在的努力其實是遠遠還沒有達到它們應該做到的程度的,所以沒有『抵消』這樣一個概念存在。」

不過,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同時表示,發達國家在減排方面做得不夠,並不是說中國或者其它發展中國家的減排努力就可以放鬆,相反,中國有很大的責任探索一個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未來10年中國碳排持續增長*

中國承諾到2020年之前將碳排放強度降低40%到45%。不過有專家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未來10年左右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持續增加。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表示認同。

她說:「應該說,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的二氧化碳在以後相當的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增長。因為,中國相對來講發展還並不平衡,有些地方可能發展得比較好了,但是有些地方還處在一個非常密集的基礎設施建設階段。」

楊愛倫解釋說,橋樑、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鋼鐵水泥等材料,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這份環境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風能和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使用連續5年翻番,儘管如此中國的人均碳排放仍然居高不下。

荷蘭環境評估局最新全球環境研究報告說,2009年全球二氧化碳總的排放量跟上年持平,沒有增長,不過沒有達到國際能源機構提出的2009年碳排放總量同比減少2.6%的預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回收廢電池 10顆換2顆新的
反國光石化  環團到營建署陳情
溫室氣體減量  環署認證查驗機構
柯林郡兩建築獲 LEED金質認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