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部長共商羅姆人移民問題

人氣 30

【大紀元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綜合編譯)近來義大利、法國遣返境內羅姆人(吉普賽人)的行動飽受爭議,事實上,這是歐洲國家移民政策中,長期沒有解決的重要議題。法國移民部長貝松9月6日在巴黎表示,歐盟會員國的移民部門官員將於9月13、14日,於布魯賽爾就合作取諦非法移民一事協商共識。

法國移民部長貝松(Eric Besson)6日在部長會議籌備會上表示,大家同意找出「更有效的措施」因應那些要求移民及收容所卻被拒絕的人們。「我們必須合作打擊非法移民。」參加這次會議的包括義大利、希臘、英國、德國、比利時官員,以及遠道而來的加拿大內政部長肯尼(Jason Kenney)。

法國沙柯吉政府8月起關閉約300個羅姆人(Roma)定居的社區,迄今已遣返上千人回到原籍國羅馬尼亞或保加利亞。大規模的遣返行動引起聯合國專家及人權團體的批評。貝松強調,法國不是「集體驅逐」羅姆人,他們是自願離開並且領有補貼,他重申,法國尊重歐盟在行動自由上的法規。

義大利部長馬洛尼(Roberto Maroni)表示,義大利破獲從北非偷渡來的移民,也密切注意從東南歐,特別是經由土耳其來的非法移民。「下一步將是形成一套歐盟的法規,讓各國有相同的法令及標準,更好的面對這個特殊的現象。」

來法國交流的加拿大部長肯尼說,與歐盟同僚的會議讓他「受益良多」,因為加拿大收到「大量的假庇設申請」,又人口走私對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構成威脅。

加拿大2009年接受的庇護申請數量排名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及第2高的法國,3國一年合計收到18.3萬個申請案。

義大利取諦境內羅姆社區

緊跟在法國之後,義大利政府9月3日也開始了類似的行動。米蘭市政當局正打算關閉附近12個經過核准的羅姆人營地,政府打算在這裡設立遣返羅姆人的暫時收容所,為期最多3年。羅馬市長表示,本月將開始取諦200個羅姆社區。

《紐約時報》9月3日報導,生活在米蘭附近已經20年德拉哥納(Marco Deragna)早就以此為家,也是被迫離開的人之一。德拉哥納表示,政府要他們離開時,卻沒有提供任何建設性的選擇。他說:「這裡的房子是工作好幾年累積來的,現在市政府要我們離開卻沒有提供解決的辦法。…我們什麼都沒有,我們該去哪兒呢?」

義大利幾十個城市的地方政府都打算執行相同的政策。報導中說,義大利羅姆人及辛提人(Sinti)約在15萬至30萬人之間,但沒有正式的數據。

米蘭負責社會政策的官員摩伊歐利(Mariolina Moioli)表示,聚居地的髒亂與暴力成了融合與合法化的阻礙,使得今天關閉羅姆社區的政策成為絕對的命令。摩伊歐利也努力替羅姆人想辦法,例如,給決定回到羅馬尼亞的人一些經濟上的援助。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據《西德綜合報》(WAZ)歐洲觀察9月7日的報導,在遣返議題上態度強硬,招致批評的法國政府把責任推給了羅馬尼亞。貝松說,羅馬尼亞應該更重視族群融合,歐盟每年撥款40億歐元給羅馬尼亞,但用在羅姆人上的卻不到0.5%。

非政府組織,羅姆社區資源中心的負責人莫伊斯(Florin Moise)說,羅馬尼亞的羅姆人政策並不缺乏資金,而是沒有辦法符合歐盟的申請條件。2007年,羅馬尼亞加入歐盟之後,情況更加惡化。

「吊詭的是,未加入歐盟的時代,有更多為了羅姆人的計畫在進行著。」莫伊斯說。例如PHARE基金,就用在一系列教育用途上。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這個計畫就消失了,而且幾乎沒有計畫從歐盟結構基金申請到經費。歐盟結構基金(structural fund)是因應歐洲一體化需求,縮小歐盟內部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而設置。

錢都用在社會中,最脆弱,遭受剝削最嚴重的人身上,但很少是幫助羅姆人的。然而莫伊斯並不只是指責政府單位,他坦承,非政府組織也沒有提出滿足歐盟條件的方案申請經費。

文盲與失業是羅姆人社群的兩大病灶,使他們把自己與外界隔離了起來。和其他西歐國家一樣,在羅馬尼亞,主流社會會避開羅姆人的社區,也導致了貧民區的出現。

歐盟當初沒有預見,東歐國家的吉普賽人會在加入歐盟後大量向西歐遷徒,然而這在歷史上已有前例可循。19世紀羅馬尼亞廢除奴隸制度後,羅姆人就大批往西歐移動。時至今日,法國和西班牙的吉普賽人的方言,與羅馬尼亞的吉普賽人還相當接近。

羅姆人是一個起源於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他們和與之有密切關係的辛提人被合稱為「吉普賽人」。目前全世界約有500萬至1,000萬羅姆人,大多數居住在歐洲,部份散居在北非、中東、美國、巴爾幹半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驅逐吉普賽 薩爾科齊成箭靶
法國邊協商邊遣返吉普賽人
聯合國批評法國遣返吉普賽人
聯合國敦促法國停止集體遣返吉普賽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