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高薪 父全職陪女兒 圓「小提琴之夢」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最近,一位父親放棄高薪,全力陪伴女兒10年,圓「小提琴之夢」的報導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洋洋的。網友們議論紛紛,有讚他是「幾近絕版的好男人」、「真正的好爸爸」,但也有不少網友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樣做,值得嗎?」「父母何苦為孩子犧牲自己的生活?孩子果真需要這樣的陪伴嗎?」

10年前,江蘇泰州人孫生龍從上海一家報社執行總編的位置上下來,放棄年薪60萬的工作,專心陪伴女兒。10年後,他終於成功培養出「傑出的音樂才女」孫同同。

放棄老總職位陪伴女兒成長

爭議聲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大人要有大人自己的生活,為了小孩犧牲自己的幸福不值得;二是孫生龍在強行改變小孩的成長軌跡。

據《揚子晚報》報導,孫生龍原本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他從小就吃了很多苦,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他自己當過菜販子、小裁縫、高中語文老師、報社記者編輯,最後做到上海一家報社的執行總編輯。

正在此時,女兒在「學了玩玩」的小提琴上展露出天分,南京、上海的幾位小提琴專家異口同聲說她很有發展潛力。孫生龍一家開始走向專業學習小提琴之路。2002年6月,孫同同以全國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這個時候,孫生龍徹底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陪伴孩子的成長。

他的苦心終於結出了成果。孫同同榮獲過法國梅紐因小提琴國際比賽特別獎、德國勳塔爾小提琴國際比賽第二名、全國小提琴專業比賽少年組第五名、上海音樂學院傅成賢獎學金一等獎、唐君遠獎學金一等獎、海頓室內樂比賽一等獎。多次遠赴新加坡、加拿大、法國、德國、美國、奧地利學習和演出。

面對爭議聲,孫生龍不覺得這種陪伴是犧牲了自己的幸福。「我的理想就是幫助我的女兒實現她的理想,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我特別愛孩子並愛到了我的孩子。」他並不認為這是改變了孩子的軌跡,「和孩子有關的所有決定,我們都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的,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孩子的成長成功需要我做全職爸爸,我就服從目標做了堅定的選擇。」

唯有「三懂」,才可「三陪」

當今中國,隨著對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視,不在少數的家長走上了職業父母的道路。成功的典範,前有郎朗父親,現在又來了孫同同父親。那麼,把身家性命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是否是所有父母值得借鑒的一條道路?

未必!孫生龍表示,這樣的陪伴,對家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人一沒有想法,二沒有辦法,沒有能力把握好孩子的走向,淪為「包辦父母」,對孩子反而起了負面的影響,「這樣的陪比不陪還糟糕」。還有很多家庭,派出爺爺奶奶或者母親甚至阿姨來陪伴孩子,「至關重要的大事沒有派出最重要的人物,最後的結果往往差強人意」。孫生龍認為,無論男孩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至關重要。現在,身邊有眾多這樣陪著孩子成長的「陪讀父母」,尤其是考入上音附小的小孩,每一位都是當地的佼佼者,每一位後面都跟著嘔心瀝血的父母。但往往半年或一年過後,不少父母就開始後悔了,放棄了心中夢想的堅持,「隨隨便便地開始,注定了隨隨便便地結束」。

他認為,現在的中國,陪讀現象愈演愈烈,很多是「三陪」家長:陪孩子吃,陪孩子住,陪孩子學習。但唯有懂孩子、懂社會、懂教育的「三懂」家長,才能「三陪」,才能對孩子有積極的人生影響,孩子需要一日三餐長身體,更需要思想營養長心靈,「孩子最需要的是思想陪伴」。

很多家長以為,只要發現孩子的天分,然後在這方面做最大的投入,最後一定能開花結果。孫生龍和郎朗父親一樣,走的都是這樣一條「非常道」。對此,孫生龍認為,「現在不缺有天分的孩子,但缺的是『有夢想,能堅持』的孩子,缺的是好孩子身邊的好的成長環境」。好孩子經常被耽誤,是他感到最痛心的事情。每個人都在做自認為對的事情,愛孩子容易,但愛到孩子很難。無數的父母在愛的名義下,愛孩子進而愛死了孩子。

孫生龍是有很多獨門「教育秘笈」的。比如,他教育女兒:要幫助你的對手成長,最後使自己得到成長。這種善念,使他們在「壓力很大、困難很大」的境遇下得到了最大多數人的鼓勵。又如,他讓女兒從高一開始就收學生,自己去打廣告,「本人擁有全世界一流的教學水平」,最後招到的一位大學男生,上了孫同同的課後,他佩服之極,「我的老師應該來跟你上課」。而這樣做,是為了讓孫同同因為做過「老師」進而更好地做學生。又如,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練好小提琴,丟掉了文化課。而孫生龍,不僅要求女兒要重視文化課,還帶她廣泛涉獵各個藝術門類,「歌劇、舞劇、京劇、芭蕾,各個門類的演出我都會讓她去看去學習,這樣,她的內心才會有東西,琴上才會拉出內容和韻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產官學代表將赴加招商攬才
開學首日學生出勤率偏低
安省公校亂收費 或導致歧視和不平等
生命築願網  鼓勵學子逐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