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朴容範 鄭勝振競選B區民主黨男性黨代表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黎新紐約報導)在下週二(9月14日)的黨內初選中,紐約州第22選區B區民主黨男性黨代表為兩位韓裔移民之間的競爭。他們分別為第7社區委員會委員朴容範(Terrence Park)及民權中心執行總監鄭勝振(S.J. Jung)。

朴容範


朴容範(Terrence Park)參選紐約州第22選區B區民主黨區領袖(District Leader)。(攝影﹕杜國輝/大紀元)


  
紐約州第22選區B區民主黨區領袖(District Leader)參選人朴容範(Terrence Park)於法拉盛長大,畢業於弗朗西斯劉易斯高中(Francis Lewis High School),後於紐約州立大學考獲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碩士學位。
  
◆ 十年公共服務經驗
  
為了熟悉市政府的運作程序,朴容範在市長辦公室求職,並在郭德華(Edward I. Koch) 任市長期間,出任項目策劃人,負責復興第14至第59街的商業活動和經濟發展。他的其中一項任務包括與州府合作運用聯邦撥款清理時報廣場。
  
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任市長期間,他於紐約市房屋局擔任行政人員負責監管皇后區公共房屋建設工程,聯繫房客組織,協助居民申請政府補貼。他前後在市政府服務了十年,逐漸地熟悉了政府的運行,並瞭解到官方如何與民間社團協商合作。
  
◆ 參政生涯
  
朴容範1996年參選校務委員會,2001年他參選市議員但不成功。2002他當選社區領袖,是美東首位當選的民主黨區領袖。2006他參選州眾議員不成功,2008年他協助孟昭文競選州眾議員﹔,並於2009年協助顧雅明競選市議員。雖然他是民主黨員,但他還是協助代表共和黨的顧雅明競選市議員,因為他覺得顧雅明服務法拉盛社區多年,瞭解居民所面臨的困難,能更有效地服務法拉盛居民。
  
他原本計劃在2009年競選市議員但由於當時有6位參選人,其中兩位是韓裔,勝選機率較小,因此他最終沒有參選。他表示競選區領袖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支持群,以便今後競選更高的官職。
  
◆ 公共服務動力
  
朴容範形容自己從小就有從政的意願。六歲時就想當總統,長大後為民服務的意願不變。他回憶道,40年代末,蘇共陣營佔領北韓,「當時我的父親是學生革命領袖,參與反共運動。父親經常鼓勵我幫助他人,並說若我能為民眾服務,協助社區以至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就應盡力而為。這激發了我要參政服務於民,」。
  
◆ 豐富法拉盛社區服務經驗
  
在談到他與對手鄭勝振的差異時,朴容範說自己從12歲起就居住在法拉盛,對法拉盛地理環境和民生都非常熟悉。他擔任第7社區委員會委員超過十年,同時又於皇后區醫院顧問團服務了超過15年,因此他非常了解法拉盛居民所面臨的生活困難,而他的對手鄭勝振卻只是在近兩年才遷移到法拉盛。除了多年的社區服務經驗外, 他強調自己曾在3位不同市長任職期間,於市府服務了十年,擁有豐富的政府行政經驗。
  
他批評自己的對手只有兩年的法拉盛社區服務經驗。鄭勝振卻說在服務移民方面他有近20年的經驗。此外,朴容範支持第一停車場商場開發計劃,因為他認為發展項目有益於整個社區。他的對手則強調發展計劃得在照顧到周邊小商家的前提下進行。朴容範也指出,由於他與現任法拉盛民選官員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他將能更好地勝任區領袖的職務。
  
紐約市第 19選區市議員哈洛蘭(Daniel J. Halloran)8月中曾舉辦記者會感謝朴容範向他反映一宗韓裔社區領袖在布朗區新鮮食品批發市場被襲擊的案件。韓裔社區領袖金先生在他做生意地點—— 亨茨波恩特市場(Hunts Point Market)被他的僱員攻擊受傷入院,但事發後幾天,警方都未逮捕嫌犯,直到市議員哈洛蘭介入。市議員哈洛蘭讚揚朴容範為自己的社區挺身而出,協助韓裔同胞爭取司法正義。


紐約市議員哈洛蘭讚揚朴容範為自己的社區挺身而出﹐協助韓裔同胞爭取司法正義。(市議員哈洛蘭辦公室)


  
◆ 競選理念﹕衣食住行
  
朴容範說,「對任何民眾而言,衣食住行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將著重於開創更多就業機會。在法拉盛有人被謀殺,維護公共安全也是極其重要的。在住房方面,建設平價房是很重要的」。他的競選理念基本與對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他特別強調優質公共教育及醫療服務的重要性。目前法拉盛有兩間醫院,他認為這不足以滿足居民的需求,法拉盛需要多一間醫院。

鄭勝振


鄭勝振(S.J. Jung)參選紐約州第22選區B區民主黨男區領袖(District Leader)。(攝影﹕杜國輝/大紀元)

參選紐約州第22選區B區民主黨區領袖的另一名參選人是46歲的韓裔鄭勝振(S.J. Jung),1986年韓國大學經濟專業本科畢業後移民來美,目前經營進出口貿易生意,與中國有生意往來。
  
◆ 服務移民近20年
  
他介紹自己最初剛移民到美後到民權中心接受語言教育, 後逐漸參與民權中心的活動並任職,後被選為該中心執行總監,服務社區前後約20年。 2009年,他參選紐約市議員,以微小差距輸掉了初選。
  
◆ 做連接選民與民主黨的橋樑
  
鄭勝振認為區領袖應該是一個民主黨與社區民眾之間的橋樑,把社區居民和民主黨聯繫在一起。他具體談道,區領袖需要不時向民主黨委員會反映民意,協助委員會作出決定。同時, 區領袖參與委員會關於社區決策的投票,影響決策。
  
鄭勝振形容自己是一個社區利益維護者。他說,自己在為移民和亞裔社區爭取權益上,已努力了20年,因此他認為自己不是政客而是真正的公僕(Public Servant)。他說,競選 區領袖是他近20年努力的延續。
  
◆ 競選理念﹕改善生活素質
  
他希望通過競選區領袖,改善一系列問題包括:創造就業機會;在交通、停車、路面清潔等方面改善生活質量;在法拉盛增加給中等收入家庭的平價住房;在政府預算削減時,保障給予老人服務不被削減;促進族群和諧共處等等。
  
鄭勝振認為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通過和其他人士的長期合作努力,一定能使社區變得更好。如果能當選,他表示,將繼續與華裔社區合作,為亞裔爭取公平權利,為移民爭取權益,反對仇恨犯罪,為勞工家庭和老人發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