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內閣出爐 小澤恐出走

標籤: ,

【大紀元9月17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日本首相菅直人周五(9月17日)上午率領其內閣提出總辭職後,隨即召開執政民主黨全體國會議員大會,宣布新內閣名單,包括把日益緊張的對中國關係交由新任外相處理。

舊內閣今天總辭,菅直人在宣佈新內閣名單前說:「我必須建立優良團隊。」這次的內閣大換血,菅直人撤換許多部長,包括法務、貿易、教育、衛生、農業、觀光和消費者。

據中央社報導,菅直人藉由部長級人事大搬風和黨魁職位,設法鞏固中間偏左政府在民主黨中的權力,並讓黨魁之爭手下敗將小澤一郎邊緣化。

報導指出,15日菅直人政府大動作插手日圓匯率,遏止日元飆升的傷害。菅直人讓財務大臣野田佳彥留任,把大局寄託在持續施政。

菅直人撤換外相岡田克也,由前任交通大臣前原誠司接掌。前原被視為安全議題專家,對中國和其近年軍事崛起,採取鷹派路線。岡田克也則轉任黨幹事長。

據BBC報導,48歲的前原是民主黨內不少從松下政經塾出身的佼佼者,出任過黨代表。外交上他一向主張堅定的日美同盟、強大的國防等都與自民黨政策相當類似。在對華的政策上,前原是民主黨內比較少有的親台灣政客。

另外,首相的左右手內閣官房長官,仍由仙谷由人續任。防衛大臣北澤俊美、金融郵政改革大臣自見庄三郎、台裔行政革新大臣蓮舫續留任。

10名新入閣的大臣中,有民間人片山善博出任的總務大臣和政權中唯一來自小澤勢力的經濟財政擔當大臣、與中國有深交的海江田萬里。

據悉,菅直人邀請小澤擔任較不重要的民主黨代理代表,不過遭其拒絕。


日本首相菅直人(前排右三),17日宣布新內閣陣容,設法鞏固中間偏左政府在民主黨中的權力。圖中,前排右二為新任外相前原誠司。(KAZUHIRO NOGI/AFP/Getty Images)

菅直人連任 民意超七成

菅直人在本周二當選連任後,日本各大傳媒發表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菅直人連任的民意超過了七成。

由「朝日新聞」的民調指出,7成2受訪者歡迎菅直人繼任首相,遠高於持相反意見的1成2,顯示絕大多數民眾對菅直人在黨魁選舉擊敗小澤表示歡迎。

另外,「日本經濟新聞」的民調顯示,8成1受訪者肯定菅直人連任。調查中顯示,肯定菅直人連任的受訪者中,首要理由是不贊成經常換首相,其次才是不希望小澤擔任首相,反映出消極性支持菅直人的民眾居多。

沒分到杯羹 小澤恐出走

據BBC報導指出,菅直人新政權如何應付目前日本內政、外交的艱難困境和在這次在黨中樞和政權中樞沒分到杯羹的小澤勢力今後做何對抗,日本傳媒、輿論周五都憂心忡忡。

外交上,雖然新政權形成傾向美國的基礎,但不僅美軍駐沖繩普天間機場轉移計劃沒著落影響日美關係裂痕在沖繩持續的抵抗中依舊,而且日本政府干預日元在外匯市場的匯率直接衝擊美國企業出口,也將成為日美的新矛盾。

而中日上周在東海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的撞船事件激發的兩國糾紛正趨升級,不僅官方相互已有過幾次召見抗議的記錄,而且民間的感情也開始惡化,北京周六可能舉行的9‧18反日示威將是兩國民間感情的一次驗證。

報導指出,日本是缺乏戰略的國家,小澤、鳩山親中並沒帶給日本實利,也是小澤—鳩山體制在日本沒人氣,最終被現實的菅直人輕易捨棄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傳媒連日關注到,美國有各種跡象顯示,美國已在這場中日糾紛中摸索穩固日美同盟的戰略。

相關新聞
菅直人連任黨魁 面臨重重挑戰
日民主黨魁選舉 菅直人勝小澤
周曉輝:敗在「黑色」和「桃色」下的小澤一郎
17日改內閣  嚴峻考驗菅直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