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公司造假被調查 或回歸中國上市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採訪報導)近日媒體報導,中國350多家公司在美國借殼上市後,因市值大幅縮水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部份企業被懷疑財務造假面臨退市危險,多家企業開始主動尋求私有化退市,有分析師認為退市企業或回歸中國A股再上市發展。

部份企業謀求私有化主動退市 或回歸A股發展

近期,媒體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開始調查中國在美350多家借殼上市企業財務問題,一些企業被曝光財務造假,面臨美國相關法規的制裁。一些中國上市企業或出於恐懼,開始主動謀求退市。

據新京報報導,一些中國在美上市企業已經開始想辦法回購股票,謀求私有化企業,準備退市後回中國大陸再上市。

私有化企業是指大股東回購上市企業所有股票,完成回購後企業成為私有企業(既不再是股份共享),則可從交易所退市。以避免調查,也不用再擔心被訴訟。

2010年11月11日,在美上市僅1年多的上海康鵬化學有限公司宣佈,將回購股票,選擇私有化退市。

美股分析師李雪稱,康鵬化學的平均成交量偏小、股價長期表現低迷,無法得到足夠的 融資,同時需要維持較高的上市成本,並面臨美國各界的嚴密監管和審查,導致公司選擇退市。

另外,在紐交所上市的同濟堂藥業,以及納斯達克的泰富電氣和大連傅氏國際均在2010年宣佈計劃私有化。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研究總監李瑋棟表示,這些公司私有化後自動退市,可能會重返資本市場,而國內的創業板和中小板可能會促使這些企業回歸。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發佈報告稱,受到國內創業板IPO的高市盈率和大比例超募的「誘惑」,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中國企業明年或湧現一股回歸熱潮。

ChinaVenture還表示,以目前監管層的態度來看,對海外上市公司的回歸併不反對,並且鼓勵優秀的企業回歸A股市場。

如遭訴訟將面臨巨額賠款 當事人或坐牢

對於多家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金融分析師Jim Zhang告訴大紀元記者,如果查到確實證據,在美國聯合幾百個股東聯名起訴。只要是在美 國上市的公司,只要是美國公民是股東,就可以起訴它要求巨額賠償,此前就有一家美國電力公司被起訴,最後這家電力公司敗訴幾十億美元。

著名經濟評論人士,同時也是泛美銀團股東的草庵居士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一旦被查出有問題的話,在美國這些股東都可以訴訟要求賠償,不單賠償錢,而且這些當事人都可能在美國被司法訴訟,面臨坐牢的問題。根據中美之間的協定,美國的判決可以要求中國司法機構去執行,或者凍結他們的這些資產,或者把他們移送到美國來坐牢。

美國證交會(SEC)開始調查中國企業財務造假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已開始整頓幫助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行為,SEC正在逐步調查美國會計師、律師和投資銀行家組成的網路是如 何違規幫助中國公司到美國股市上市的。

美國眾議院金融機構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還可能在2011年舉行有關中國公司會計問題的聽證會。

2010年11月10日至12月9日,納斯達克中國上市公司綠諾被發現上報給中國稅務部門的2009年財務數據比在美國公佈的數據低94.2%,存在財務造假行為,被美國公司納斯達克勒令退市。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渾水公司(MuddyWaters)公開質疑綠諾存在欺詐行為,其出具的一份報告中稱綠諾公佈的2009年 1.9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實際只有1500萬美元,而且管理層挪用了數千萬美元的公款,其中包括花費320萬美元在美國橙縣(Orange County)購買奢華房產。

2010年10月,有「中國電子商務第一股」之稱的麥考林在納斯達克上市不久,就被指控報告虛假、信息披露有誤,受到美國律師連環訴訟,股價隨之暴跌,縮水近六成。

2010年6月,在香港的美資調研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兩名研究員發佈一篇報告,指責在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上市的東方紙業存在欺詐行為。他們稱在2010年1月到訪東方紙業的 工廠,發現那裏人員無所事事,房屋破爛不堪。經過測算,他們估計該公司向美國證交所提交的申報材料中將公司資產價值誇大了10倍左右,營業收入也高估了 40倍。

同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從事化肥製造和暖房經營的中國綠色農業公司(China Green Agriculture,CGA)被揭露,該公司在提交給美國證交會的材料中稱其2008年的營業收入為2300萬美元,但在中國西安申報的納稅材料中營業額不 到800萬美元。

350多家美上市中國企業赴後市值大幅縮水

此前,據美國《巴倫週刊》報導的數據,近年來已有350多家中國企業通過反向收購(借殼)在美上市,憑藉中國經濟概念,這些企業總市值最高時超過500億美元。

「如今,這類股票的總市值已縮水至200億美元,與高點相比跌了有六成之多。」這篇發表於今年9月份的報導稱。大多數通過反向收購而上市的股票 市值都在5億美元以下,從農業和食品到工程與化工,覆蓋各行各業。

數百億美元市值損失的苦果由那些中國企業的經營者和美國投資者來共同承擔,前者以為自己是在以美國方式進行融資,後者以為自己買到了能夠分享中國經濟繁榮的投資品種。

相關新聞
中國房市拐點 下一步
國美掌門人之爭 香港開打
2010胡潤百富出爐 遭遇「巴比」慈善晚宴
華爾街日報:中國借殼上市美國遭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