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忠誥﹕且點燃年輕學子的心燈吧﹗

文學博士杜忠誥

人氣 2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3日訊】原本列為台彎的高中「必修」課程,攸關人格生命教育的「文化基本教材」(以下簡稱「文教」),自從被改為「選修」以來,雖經全台教師及眾多專家學者之長期抗議陳情,迄今始終未獲善意回應,令人扼腕。

民國88年(1999)為因應行政院「週休二日」規定,高中國文節數由6節硬被擠壓為4節,「文教」則仍為必修。民國94年(2005),為配合九年一貫學制,修訂「九四暫綱」,大幅降低國文課本的文言文比率。舊課綱中原本涵蓋《四書》在內的「文教」縮水而改為《論(語)孟(子)》,刪除了有助人性自覺,能長養學子軟實力的〈大學〉與〈中庸〉,並從「必修」為「選修」,形同變相廢黜了「文教」。引起全國第一線工作者的國文科教師之悲憤與焦慮,紛紛發出抗議的呼聲。社會上關心國家文化教育政策的學人,自發性地成立「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包括張曉風、曾志朗等70餘人發動連署,短短1個多月逾萬人響應。

聯盟並推舉名詩人余光中為總召集人,積極向主管當局的教育部、立法院、行政院陳情,多次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立場,提出3點基本訴求:第一、「文教」應回復為必修;第二、國文科課文的文言文比率提高到65%,至少應在55%以上;第三、國文科的節數應提高為6節,至少也要5節。遺憾的是,當時主事者意識形態過度強烈,曲解「中華文化」,令大家徒呼負負。

目前「國文」科的節數,跟「英文」與「數學」兩科一樣,每週只有4小時,授課節數竟然跟外國語的「英文」一樣多,這種教育政策,如何能鼓舞年輕學子對國語文的自信心呢!

自從九年一貫教育實施以來,台灣的教育全面解構,課程多元化,孩子表面看是學了不少知識技能,但面對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每下愈況。如今,幾乎每種科目都「需要」的「國文」課只剩下4小時,實際正是「需要的」被「想要的」課程擠壓掉的結果。試問,孰令致之?有誰能真正來為台灣人民的文化教育政策做通盤統整的考量呢?

至於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率,筆者以為這是一個語文含金量問題,兩者之間雖沒有絕對必然的高下分殊,但無可否認,文言文的含金量還是相對要高於白話文。因此,降低文言文的比率,對於學生語文程度的提升,絕對是不利的。若硬要說是為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不僅是低估了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也有違孔子「先難而後獲」的聖教,這是既鄉愿又不仁道的思維。多年以來,各界深為現代年輕人國文程度普遍低落而頻頻搖頭,不就是政府不重視語文教育的結果嗎?

教育的目標,是幫助人們早日脫離原生態(純然的動物)而學會理性管理自己,是在教人成「人」。傳統教育一向以人格品德(德)與知識技能(藝)雙軌並進的「全人」教育為指標。「文教」原是整個高中教育學程中唯一具有人格品德教育傾向的課程,內容係調適暢遂的聖者心靈所發出來的生命信息,無一不是針對「人性的覺醒」與「群性的智慧」所進行的開示與點化。

此一教材的存在,讓學子們心田能保持一點「彷彿若有光」的主體自覺希望的火種。可以幫助孩子們免於變成只會背講義、填答案、玩弄考試技巧,而不解人情義理的木雞式學生。而今「文教」改為「選修」,是擺明把人格生命教育當作是可有可無的閒襯。這種本末不分,「只教知識不教人」的「半人式」教育,嚴重違背「全人」的教育原理,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2008年馬總統勝選上任,全國各界無不深慶可望從此揮別陰霾,尤其文化教育界更是引領企望新政府能改弦易轍,有所更張。可惜馬政府似乎於此全無察覺,新上任的教育部長依違其間又缺乏擔當,因循舊轍,以致失去最佳的改革時間點。其後雖回歸專業,改任教育出身且一再強調生命教育的新部長,可惜時機已遲,兼又格於「總綱」節數之掐扼及舊臣僚之疲軟,而茲事體大,又不好擅作主張,實在也欲振乏力,遂令「文教」終竟難改被冷落的命運。

目前台彎的教育有兩大弊病,一是過度重視外延的科學語言,嚴重忽略內容真理的人格啟發語言;二是片面重視知識累積,而輕視躬行實證。國家未來主人翁,長期以來就在這個急功近利,缺乏美感理想追求的氛圍下薰染,甚至正隨著各界菁英名流負面示範的貪腐庸懦而逐步在向下沉倫。

「文教」既是啟發式語言,又處處強調自我的反省與節制,揭示言行一致的君子之學,正是救治當前教育弊病的一帖良藥。故能將「文教」回復為「必修」,便如同幫孩子們打一劑強化免疫力的預防針,給孩子們一個點亮心燈的機會。既能強化學子們坦然面對順逆各境的軟實力,更可望節省因其無知妄作所造成的家庭及社會之成本耗蠹,是惠而不費,符合全民最大利益的一種文化投資,這真正是名副其實的「德政」啊!

當然,為孩子點燈,若孩子心頭還是不亮,那是孩子本身的問題;但「逸居無教,則近於禽獸」,你不給就是不教,就是放棄他們,政府就是失格、失職。最近不少驚悚社會的大案,罪犯的年齡層急速下降,難道不是一個極明顯的警訊嗎?

進一步說,接觸這些經典,既可以教人設身處地,與人和諧相處,又可以教人深明事理而不敢恣行不義,更可以教人知恥知病而改過遷善,學習做一個光明磊落,絕不背叛自己的正人君子。總而言之,這些以儒家孔、孟思想為主的經典,任何年齡層都受益,它能教人早日學會如何做一個好兒女、好父母、好學生、好師長、好部屬、好長官、好員工、好老闆、乃至好媳婦、好公婆……等等。下自升斗小民,上至政治領袖,沒有一個人不需要它。

天底下任何一個社群,都不外是君子與小人雜居的組合體。當一個時代君子多而小人少,政治必清明,社會必繁榮;反之,當邪曲小人遠多於正人君子時,政治必昏亂,社會必衰颯而紛擾不安。故文化教育永遠是國族社會安定或衰亂之所繫。

從這個角度上看,有關人格品德生命教育的儒家經典,不僅不應從高中課程中抽撤,甚至還要在中小學課程提早給予強化灌輸;不僅年輕學子需要修學,乃至身為父母、教師的,也同樣需要進行自我再教育,跟孩子們一起成長;至於動見觀瞻的社會菁英以及政治人物更應以此自課,不斷提昇自身的文化素養與生命洞。

事到如今,唯一的補救辦法是,請馬總統敦促行政院飭令教育部將預定在民國101年度起開始實施的「九九課綱」暫時喊卡,重新改組課綱委員,全面檢討並廓清過去所制訂「總綱」中違背教育原理的非理性部份,至少也應在「課綱」中明確將「文教」修訂為「必修」。否則,必難撥亂反正。

文化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古來上道的政權,無不以教化為先務。馬總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傳承中華文化是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必須達成的使命及責任。」又說:「不僅要讓中華文化精華在台灣生根、發揚,更應將此一核心價值經由實踐而成為國家發展的基礎,讓中華民國成為令人感動,受世人尊敬的國家。」不過「徒善不足以為政」,問題還在於如何能使其落實?

倘能設法將「文化基本教材」恢復為「必修」,便是政府真正重視人格品德生命教育,真正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真正為台灣全民謀福利的具體表現。◇

相關新聞
福星國小品德教育  「真善忍」感化孩子
台霸凌存在已久  品德教育是根本
謝田:歐盟為什麼要扯美國的後腿?
【網海拾貝】美國不脫鉤 只會讓中共坐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