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前總統安全局長被捕 軍隊維安趨平靜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突尼斯前總統本.阿里逃往國外後,該國陷入短暫權力真空,當軍隊進駐,繼任者試圖掌控局勢時,據信長期被阿里獨裁統制的民兵和警察,試圖搶劫和製造暴力事件。週六國會議長邁巴扎(Foued Mebazaa)宣誓暫代總統職務,他承諾將在60天內改選,並要求現總理哈努西負責組建臨時內閣。

三種不同的武裝勢力試圖在混亂中掌控權力–警察、安全部隊和聽從阿里的民兵,但群眾現在只相信軍隊。在突尼斯1000多萬人中,有25萬人是警察。

有當地民眾說,突尼斯的人均國民收入很高(註),對教育的投資也很大,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但是政治卻一如既往,很高興如今有所改變。大多數的人在長期沒有言論自由的壓制下,現在終於敢隨意表達意見,但仍不願具名。

阿里安全官被補

據信,阿里政府的追隨者搶劫市民以及商店試圖製造恐慌;突尼斯軍隊的直升飛機不斷在首都城市上空巡邏,坦克和裝甲車也在地面巡邏。

最近幾天,在突尼斯首都主要街道和郊區城鎮,出現了一些蒙面持槍組織,他們肆無忌憚地殺人、搶劫,在民眾中製造混亂和恐慌,危及整個國家的安全。有消息說,这些蒙面持槍份子實際是前總統阿里的安全部隊成員。

突尼斯有關方面16日宣布,前總統本.阿里的總統安全局長阿里.謝里亞迪及其助手已被逮捕,將以「危害國家安全、傷害他人、挑動民眾相互仇殺、在突尼斯領土製造混亂和搶劫」等罪名對他們展開司法調查。15日夜裡,謝里亞迪及其助手曾試圖駕車經突尼斯邊界逃往利比亞。

在野黨反對倉促選舉

一些反對派政黨向邁巴扎表明他們的立場,強調他們的首要目標是立即制止所有混亂情況,推行解決經濟困局的改革。

反對派認為總統選舉應當在6至7個月內舉行,而非兩個月倉卒舉行,並獲承諾總統選舉要在國際監察下進行,推動國家邁向較大民主局面。

雖然阿里倒台,但是在長期的獨裁統治下,執政黨憲政民主聯盟的勢力卻依然強盛,現任總理以及總統邁巴扎都是憲政民主聯盟的首腦。過渡政府已經向突尼斯境內的部分反對黨以及流亡在海外的反對黨發出參選要求,承諾要組織一個多黨聯盟政府。

流亡在倫敦的突尼斯伊斯蘭組織首腦拉加德.哈努西週六宣布返回突尼斯;突尼斯多個反對黨成員表示,要避免突尼斯向伊斯蘭極端勢力傾斜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將伊斯蘭組織代表邀請到談判桌上。

街頭混亂漸平靜

突尼斯16日已經漸趨平靜,居民也開始出門活動。總理加努希分別與各個政黨舉行會談,尋求填補獨裁總統阿里逃亡沙特阿拉伯後留下的權力真空殘局。

許多居民對未來仍有恐懼,大部份的人無法買到麵包、牛奶和汽油,居民自發組織保安隊伍,保衛自己的家園。

阿里家族的商店和住所成為襲擊目標,相繼被劫掠和縱火。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一位32歲的法國籍攝影記者週五在採訪街頭暴動時,被附近一名警員擊傷頭部喪生。

另外,阿里妻子最寵愛的侄子週六因被人刺傷而死於首都的一家醫院。

突尼斯人民選擇獲西方國家歡迎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為該國國花)成功後,獲得西方國家的一致歡迎,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紛紛肯定突尼西亞民眾捍衛自身權益的抗暴活動。

感同身受的阿拉伯國家首腦普遍反應低調,利比亞總統卡扎菲是唯一高調反對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他表示阿里仍然是突尼斯的合法總統,並警告突尼斯民眾今後會後悔。

沙特禁阿里政治活動

儘管聲明歡迎本.阿里到來,不過沙特政府向其提出了政治避難條件:在沙特期間不能從事任何政治活動;不能接受記者採訪或發表新聞聲明;不能把資金轉移到沙特。

另外,為密切關注突尼斯局勢的發展,沙特駐突尼斯使館成立了24小時「行動辦公室」,直接由大使領導。

與突尼斯關係一向緊密的法國,週六也明確表示法國與突尼斯民眾站在的一邊,並且宣布凍結阿里家族在法國的非法資產。

※突尼斯經濟小檔案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0年公布的全球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上,突尼西亞位列世界第38位,連續多年穩居非洲大陸首位(超越南非)。國民年均GDP3900美元左右,然而,這一切卻難掩突尼西亞長期以來經濟結構失衡的根本問題。

突尼斯國是免費上學免費就醫的,還有相當數量免費住房。號稱北非「和平綠洲」突尼斯,去年前10個月的物價漲幅超過4.5%,再加上大學生失業率52%和高層貪腐曝光,激發長久以來的民怨。 @

相關新聞
突尼斯下令關閉所有學校和大學
失業抗議擴大 突國當局派兵進駐首都
突尼斯暴動持續 內政部長下台平民怨
突尼斯騷動後總統降低食品價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