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少女過早懷孕 性教育勢在必行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言澳洲珀斯編譯報導)衛生部的數字顯示,西澳少女滿19歲前懷孕最多達五次,這引發了一場醫生和教育工作者之間關於性教育之戰。

據今日珀斯網報導,最新的母嬰年度報告發現,237位十幾歲的媽媽在2009年第二次或第三次懷孕。並且至少有3個女孩在19歲前已經第四次或者第五次懷孕。這些媽媽們第一次生育時最小只有13歲。

澳洲醫療協會(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西澳主席芒題(David Mountain)說西澳學校對學生關於性方面的教育還做得不夠。

他說:「在教室裡提出性的話題還是很緊張的。性教育不是學校的必修課,經常缺乏良好的教育資源,膚淺地或者蹩腳地做了一些, 因此孩子們沒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實質。」

澳洲醫療協會派遣年輕的醫生到中學探討性課題, 這是醫生年輕教育工程志願者工作中的一部份。芒題副教授說有許多學校期待著啟動這項服務。

他說:「問題是在教育制度中我們充滿代溝,我們認為這套系統對確保孩子未來還做得不夠。 」「我們需要更多有信心的孩子,他們能夠(對性)說不,並且能自己做出決定。」

芒題副教授說醫生年輕教育工程今年將開始深入小學。他說:「如果你想保護你的孩子, 那麼很清楚你應該從小教育他們, 所以他們就會把性看作是生活正常的一部份, 而不是一件要針對或者要達到的事情。」

發言人拉克臘(Peta Rakela)說性教育應該是小學的必修課, 並且中學應該有避孕套自動銷售機。

一位從事過教育約40年的老師拉克臘(Ms Rakela)說:「在教室裡努力講授性教育,就像把自己的頭套上枷鎖一樣。」「教師不會講授性教育, 因為他們知道某些家長會自己處理,並且當教師們有抱怨時,不會從高層得到任何支持。」

教育廳學校局副局長阿克沃斯(David Axworthy)說,性教育「主要是孩子的父母和看護者的責任。」

他說學校能夠開展成長和發展健康關係課程, 但它不是必修課。 建議學生從一年級起就開始學習這門課程。

阿克沃斯說:「大多數學校緊跟課程大綱, 但學校處於最佳位置,能夠確定學生所需, 並能設計出最大限度滿足他們所需的方案。」「正在設計的在線專業指導將為教師們提供進一步的支持。」

(責任編輯:高敏)

相關新聞
吳少華:為甚麼不需要教育孩子「拾金不昧」?
研究:父親參與教育 子女更聰明
西澳參加技能培訓人數創紀錄
西澳學生全國測試排名大幅攀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