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雜記(4)最適宜居住國家 荷蘭名列前茅

巴頓 撰文

人氣 7

在我從歐洲途經北京回國的當天,亦即七月十五日,聯合國公布了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排名。挪威第一,瑞典、澳洲分列二、三。而荷蘭居然位列第五名,僅次於加拿大。(除了荷蘭之外,這次我曾去旅行的比利時、瑞士、英國、奧地利、盧森堡等國均居全球第十六名之前,而新聞簡訊未詳列的摩納哥與列支敦士敦也應該在該項排名的前列。)足見荷蘭之最適宜人類居住,決非鄙人妄言了。其間的緣由,紛繁複雜,肯定不是幾篇簡短的遊記所能詳述,鄙人僅就特別感興趣的介紹一、二而已。

我想變成一頭荷蘭牛
我們離開飲譽全球的輝煌綺麗的布魯塞爾大廣場,一直向北進發。不久,我們便被大巴兩邊出現的晶亮水渠映襯著的濃綠綠、厚甸甸的肥美草地所吸引。

草地上有黑白相間花紋的荷蘭牛正悠閒地在低頭啃草。從偶爾抬頭傻乎乎地向我們致意的荷蘭牛的臉上,向我們傳遞著適意與舒心。它們不慌不忙地啃吃著碧翠的嫩草,品味著香甜,沒有貪婪,也不需要爭搶,草是永遠也吃不完。


低地國荷蘭牧場上幸福的牛和羊(攝影:巴頓)

四周的空氣是如此的清新,我似乎嗅到飄蕩著的青草的香味,和從奶牛飽滿的乳房裡散發出來的甜甜的奶味。我似乎聽見清洌的渠水汩汩的流水聲。而在天際則流動著因光染色的淡淡的紅雲;在淡紅的天光之下,高高地架列在草地上的高壓輸電網,則將這幅世外桃源般的荷蘭獨特的草原牧歌畫卷裡的幸福,輸送到四面八方。

我不由得十分豔羨這些荷蘭牛的幸福,牠們那不聲不響的沒有瑕疵的幸福。我這時恨不能變成一頭荷蘭牛,永遠地投身於這由墨綠的樹的城牆掩護下的草原那難以索解的上帝的秘密當中。

難怪了,為什麼因光與色的獨特表現手法而飲譽世界的荷蘭風景畫派,會吸引著如此眾多的欣賞者與繼承人;為什麼荷蘭會聚集著這麼多的攝影愛好者以及各門各派的畫家!

我也欣賞過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那同樣豐盛而充滿生機活趣的草地牧場,然而,由於荷蘭的草地牧場更富藝術底蘊、更加歷久彌新,而更使我傾心與留戀。

鬱金香的故事
除了對荷蘭的綠的讚美之外,我還不得不讚美荷蘭的紅艷!荷蘭以花卉生產著稱,其出口額約占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二,有世界花園的美譽。每年有三十六個國家從荷蘭進口四億支花蕾,以妝點人們的生活。

十七世紀初,荷蘭從土耳其引進一些鬱金香的花蕾,就漸漸發展成橫掃全國的鬱金香花的熱潮,至今也未退。


鬱金香(photos.com)

有一則鬱金香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鬱金香花具有皇冠一樣的花蕾,寶劍一樣的葉子,還有黃金一樣的根莖,美得高艷,麗得雅潔。原來從前有一位公主姿色佳美、品性卓絕,她同時被三個美男子愛慕與追求。一個送她黃金,以展示他的財富;一個送她寶劍,以顯示他的雄武;一個送她皇冠,以表示他的權力。

然而,公主優柔寡斷,無法決定究竟應該嫁給誰。最後,她為了擺脫這種複雜而又痛苦的人生抉擇,乞求上帝將她自己變成三朵鬱金香花,分別送給這三個追求她的人,可以使他們都欣賞到她的芳華。

有人對這位公主的決定表示讚賞。而鄙人則認為這只能反映這位公主的軟弱因循,她沒有能力獲取自己的愛情幸福。她的這種普遍的給予是否損害了愛情的純潔?因為情愛與博愛是兩碼子事。

她犧牲情愛換取博愛好像是一種奉獻,然而這種有悖常理的奉獻是不可取的。鬱金香的故事只說明人生在世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必須作出選擇,而決不可逃避或放棄。否則,你將陷入庸俗。


阿姆斯特丹(photos.com)

阿姆斯特丹 犯罪率極低
阿姆斯特丹市的犯罪率極低,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城市。正當運河兩岸華燈初上,荷蘭人以及各國的來訪者在燈火通明的長橋附近散步購物,品味運河裡如果凍那樣亮晶晶緩緩流動著的流水,河岸上茂密婆娑的濃蔭……冬天,還可以觀賞晶瑩剔透,迷濛著水霧的雪景。

國際政治一再告訴人們,給老百姓越多自由的地方,那裡的局勢越穩定,那裡的居民越輕鬆,也越快樂、越幸福!

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

相關新聞
妙曼春花鬱金香的歷史趣聞
驚豔荷蘭鬱金香:庫肯霍夫公園
荷蘭發現新的野生鬱金香品種
組圖:盛開的鬱金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