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抵緬甸 中共恐懼美緬互動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星期三(11月30日)抵達緬甸,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這是美國國務卿50年來首次訪問緬甸。行前她曾表示,此行最主要的是測試緬甸新政府的真正意圖,還有該政府是否真的準備拋開50年來的軍事獨裁局面,願意推行經濟和政治改革。

奧巴馬近日表明美國要重返亞太區,希拉里緬甸之行,外界猜測美國或藉改善美緬關係,加強牽制中共。

希拉里訪緬期間,將會和緬甸總統吳登盛會面,還會廣泛接觸緬甸非政府組織及少數民族領袖。另外,白宮聲明還表示,期間希拉里將討論如何在緬甸關鍵領域深化改革,今後美國將會堅持與緬甸進行有原則的接觸和直接對話。

美國之音報導,包括「美國緬甸運動」在內的12個人權組織星期一寫信給希拉里,請求她利用緬甸與美國改善關係的機會,為緬甸爭取利益。這些組織呼籲釋放緬甸所有政治犯,結束對少數民族的武裝暴力事件,並取消限制民主改革的法律。

緬甸是東南亞資源最豐沛的國家之一,但在軍政府殘暴統治下,長期遭國際社會孤立。希拉里表示將要求緬甸在人權與民主上有更多改善,但美國並不會主動減輕對緬甸的制裁。希拉里肩負歷史性任務,要敦促緬甸的新領導人,和北韓斷絕不正當往來(彈道飛彈和核子活動的合作),並履行改革承諾。

希拉里是繼1955年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訪問緬甸後,首位到訪緬甸的美國國務卿。

緬甸試圖走出國際孤立

猶記去年緬甸的選舉鬧劇,軍政府2010年11月7日舉辦了20年來第一次選舉,但規定國會1/4議員席次要保留給軍方,最後軍方支持的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獲壓倒性勝利。不但選舉傳出舞弊,而且民主鬥士昂山素姬和她領導的反對黨還被禁止參選。

如今名義上的文人政府推出了一些措施,例如放寬審查制度、在法律上確認工會合法、叫停民眾反對的密松水壩項目,以及與民主運動領導人昂山素姬展開對話,增加了西方對其走向民主改革的期待。

緬甸總統吳登盛早前說,緬甸正試圖進行民主改革,但這同西方國家的民主不同。他希望這將有助於緬甸早日走出國際孤立狀態。

人權觀察亞洲部副主任皮爾遜(Elaine Pearson)說:「儘管新政府通過改革性法律、承諾改變政策,當緬甸人民想要行使權利時,政府的考驗才真正開始。」

緬甸未見發展核武計劃跡象

希拉里隨行官員30日表示,美國未見到緬甸有大力發展核子武器計劃的跡象,但希拉里希望緬甸領導人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簽署協定,允許檢查人員不受限制查看可疑核子設施。

西方國家懷疑,緬甸違反聯合國制裁,自北韓取得發展核子計劃的建議和彈道飛彈技術。

中共焦慮憂新局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星期三稱,希拉里緬甸之行使人們猜測,美國試圖說服緬甸與美國結盟,而不是與中國結盟。

該報還提及,緬甸總統吳登盛今年9月稱必須「尊重人民的意願」,決定停止興建伊洛瓦底江上的密松水壩(Myitsone)。停建這個由中資資助造價36億美元的水壩,使中電損失巨大,報導說這是「中國人」的損失;並指這是緬甸藉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向西方示好的跡象。密松水壩完成後總發電量接近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其中,90%的電量將輸往中國。

多年來備受西方孤立制裁的緬甸長期靠攏中國,惟隨著緬甸軍政府去年舉行大選,成立實際上仍由建制勢力控制的新政府後,開始加快政經改革,並有減少依賴中國之勢。緬甸早前以順應民意為由,終止了中國資助的大型水電站建設項目,尤令外界震驚。

中共長期以來一直都很支持緬甸的獨裁軍政府,在軍政府因人權惡跡而遭西方國家制裁時,都是靠中共給予政治與經濟上(中方目前對緬投資近160億美元)的支持。吳登盛總統就職不到兩個月中,中緬曾宣佈把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緬甸新政府向民主靠攏,開始加快政經改革,並有減少依賴中國之勢。《環球時報》指,中國在亞洲的牆角似乎正被美國一個個「挖掉」。

緬甸是中共的能源輸入國,包括礦產、森林、天然氣、石油、高速公路等。連接中國西南到緬甸海岸的第二條輸油管計劃,可使中東和非洲原油更便宜、更安全地運送,免去通過海盜猖獗的馬六甲海峽既長途又危險的路程。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世界媒體看中國:東亞峰會矛盾反應
外電﹕美國重返亞洲制衡中共
緬甸之春西方期待 中方看「壞」
緬甸媒體稱前領導人丹瑞已退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