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 .瑪西賞桐步道.櫻花步道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38
標籤:

四月中旬,賞桐花,時間還太早,賞櫻花則已太晚。今天的行程,倒不是為了賞花而來,而是先來探路,看看瑪西賞桐步道的路況,是否適合老人小孩?櫻花步道則是前往瑪西途中偶然相遇。

瑪西,是指瑪陵坑的西邊,屬於基隆市的七堵區。從台北前往瑪陵坑,最便捷的路線,是走北二高,從瑪東系統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很快就可以抵達瑪陵坑(註1)。

從瑪陵坑續行,大華二路穿過北二高的瑪陵橋底下,接大華三路,沿著瑪陵坑溪走往上游方向。這條山區道路有點冷清,不過道路平緩,環境靜謐怡人,道路沿途有零散稀落的農家民宅。

抵達瑪陵國小瑪西分校,學校已廢校,改為「瑪西遊客服務及農產品展售中心」,但還未對外開放。路旁有涼亭及步道,我以為這裡就是瑪西賞桐步道,下了車才發現原來這條步道是櫻花步道,瑪西賞桐步道還須往前走1.3公里。

開車續行一小段路,抵達富民橋畔的富民親水公園。從瑪陵坑的瑪陵大橋起算,到這裡約四公里。


富民親水公園

瑪西賞桐步道就位於富民親水公園內。富民親水公園,原本只是一座河岸小公園,瑪陵坑溪流經此地,河道形成曲流及潭水,溪岸有一小片沙地,因而闢成親水公園。

瑪陵坑溪封溪護魚有成,清澈的溪潭,魚群的身影清晰可見。溪畔設有簡短的步道,途中設有三座竹亭,與溪流及溪岸的竹林相映成趣。但不知何故,竹亭內未設坐椅,不知遊客要如何歇憩?

近年來國內興起賞桐花的熱潮,基隆市政府也在富民親水公園打造了一條賞桐步道。賞桐步道位於親水公園的河岸對面,過小水泥橋到對岸,可右去左回或左去右回繞山腰一圈,返回親水公園。步道全長約850公尺,算是一條小型的賞桐步道。

隨意選擇,從左邊的入口進入。賞桐步道鋪枕木為土階,中間鋪以碎石子,走來頗為舒適。步道沿著溪澗旁上行,這是瑪陵坑溪的小支流,細微的潺流水聲,讓步道添增幾許生機。溪澗環境較潮濕,沿途林相繁茂。季節未到,還沒有發現油桐花的蹤跡,油桐樹仍是滿頭綠葉。


富民親水公園。賞桐步道在對岸。。

水泥小橋通往賞桐步道

——————————————————————————–


瑪西賞桐步道

第二次越過溪澗後,步道坡度漸增,走來較有爬坡的感覺。這樣的爬升段,雖然不長,也不太陡,對登山客而言,只是小喘而已,但不知對老年人會感覺如何?

這很難判斷。老年人的體力各別差異頗大,即使是同一個老年人,去年今年,體能又有不同。

抵達步道的最高點,也大約是環狀步道的中點,這裡設有一座小木亭。亭內的導覽資料,介紹了「生態旅遊」的觀念。生態旅遊的方式仰賴當地資源,並強調這種旅遊是在保育當地資源及維護當地社區。這種旅遊是「相對的未受干擾或未被汙染的自然區域旅行。」我覺得頗有道理,特別記下一小段。

略休息後,便由環狀步道的右線下山。這段步道未經溪澗,環境清爽,路況更好,或許是因為走下坡路較舒適,感覺右線的步道較為平緩。一路下行,慢慢走,大約半個小時就可走完一圈瑪西賞桐步道。

回到親水公園,站在橋上,俯瞰魚游,頗有悠閒雅意。台灣的溪流曾因工業汙染及濫捕,而使魚群大量消失,近年來,封溪護魚已成主流民意,許多小溪流漸現生機,又見魚群,是可喜的現象,可見事在人為。


櫻花步道

離開富民親水公園,回到剛才經過的瑪西遊客服務中心(瑪陵國小瑪西分班)。櫻花步道的入口就在服務中心對面的溪畔。

櫻花步道入口沒有導覽資料,不知這條步道有多長?步道沿著瑪陵坑溪,以枕木、卵石及紅磚搭配鋪成的步道,兩側種植山櫻花。櫻花是新種的,樹還不高,枝少葉少,不知今年櫻花開得如何?溪谷空曠,步道無遮蔭,因此不宜烈陽下來訪櫻花步道。而沿途瑪陵坑溪的淙淙溪流則令人怡然。

大約六、七分鐘就走完櫻花步道,我猜這條步道大概只有四百公尺吧!?步道另一端出口有農家,種植茶花,名為「茶花園」,這裡的溪谷名為「鯉魚潭」,溪岸有涼亭及小型步道。鯉魚潭有導覽牌,但蒙塵頗厚,涼亭部份歪斜,景況有點落寞。看來這裡曾規劃為休閒遊憩區,而並沒有成功。政府現在新規劃這條櫻花步道,或許是希望能挽回頹勢。

原路折返途中,在櫻花步道上,俯瞰瑪陵坑溪,讓我想起石碇烏塗溪步道的後段,兩條步道頗為相似,都擁有清澈溪水及魚群悠游的溪谷環境。可惜櫻花步道短了點。若能沿著水岸,將櫻花步道延伸至富民親水公園,與瑪西賞桐步道連成一氣,那櫻花步道的名氣恐怕不可同日而語。

回到步道起點,望著還沒開幕的瑪西遊客服務中心,心情則有所感觸。這是瑪陵國小瑪西分班的舊校舍。


瑪西遊客服務及農產品展售中心(瑪陵國小瑪西分班)

這些年來,在鄉間旅行,常可看到廢棄的小學與寂寥的村落,與台北景象恰恰相反。台北都會繁華,房價飆漲,政府常苦思如何以政策來壓抑房地產價格。

然而走出台北,來到鄉村,則處處可見閒置房屋,門庭冷清,春天人氣一片寂靜。鄉村房屋,供過於求,有什麼打房問題呢?

如何建設鄉村,活絡鄉村經濟,使年輕人能在此安身立命,不必離鄉背井,或許鄉村的小學校就不致於紛紛倒閉。而人口回流鄉村,則都會房價的漲勢自然減緩。

農村人口稀少,資源不足,政府花錢輔助在地的農業,結果往往事倍功半,又創造不了傲人的經濟產值及展現亮麗的經濟數據,或許不如耗費鉅資在都會地區舉辦大型的燈會、花會或節慶盛會,或扶助補助高科技、高產值的明星產業來創造漂亮的經濟成長數字,既能吸引媒體注意,獲得掌聲及表現政府政績。

然而,對已處於弱勢的鄉村,政府輔助所創造的每一分產值,都攸關社會人民福祉,它可以讓年輕人或農民有機會立命於家鄉,而非僅是上述作為使已亮麗的台灣平均國民所得每人幾萬美元再錦上添花而已。

以上的論述,若落實到今日的旅遊主題及政府施政,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櫻花步道的建設經費太少,步道太短,還不足以吸引遊客人潮來支持瑪西農產品展售中心的運作。」政府可以考慮追加櫻花步道的建設經費,延長步道,使其更為美好。屆時再來規劃農產品展售中心也還不遲,以免瑪西農產品展示中心開幕之後,農民哀而蚊子笑。

旅遊日期:2011.04.14


旅行地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富民親水公園河岸沙石地,可以近距離觀魚。


富民親水公園河岸步道。


瑪西賞桐步道(左線)。


賞桐步道越過溪澗處。


賞桐步道沿著溪澗岸邊上行。


步道緩緩爬坡上行。


油桐樹還未開花。


步道中點的小木亭


瑪西賞桐步道(右線),路況更佳。


返抵富民親水公園。


瑪陵國小瑪西分班,已改為瑪西遊客服務及農產品展售中心。


櫻花步道。


櫻花步道另一端入口(鯉魚潭及茶花園)。


櫻花步道回程景色。

相關新聞
北市文山.杏花林.鵝角格山.樟湖步道.樟樹步道
新北市新店.碧潭.和美山步道
北市士林 .毋忘在莒步道.劍潭山
北市士林.士林官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