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災難警報系統 展開作業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0日專電)隨著南半球時序進入夏天,為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暴風雨引起的水患、土石流等災害,巴西正式啟用國家自然災害警戒監控中心警報系統,展開24小時全天候作業。

巴西災難警報系統分輕、中、嚴重和非常嚴重4個等級,當危險地區的雨量在極短時間(1小時內)激增,或同一地段連續兩、3天的雨量超出平均值,都歸屬嚴重等級。

監控中心為提高警報準確度,將交叉氣象研究預測中心及國家氣象局提供的衛星雲圖與地理河川資訊。

中心主任諾布瑞(Carmos Nobre)指出,防範行動必須提前進行,不能坐著等候災害發生。監控中心會在高度危機演變成事實前,將警報訊息發給各市政府及民防單位,以利相關部門及時採取因應措施。

假如情況惡化,監控指揮工作將交由國家災害危機管理中心接手,由聯邦民防署負責與各州、市政單位及衛生部、國防部直接聯繫。

直屬總統府的國家整合部已展開2012年夏季災害預防行動,這些行動主要集中在56個城市,其中22個位於2011年初遭暴風雨摧殘最嚴重的里約熱內盧和聖卡塔里納(Santa Catarina)兩州。2012年4月以前,東北部叢林區的另外34個城市也應列入災害預防城市名單。

截至目前,國家自然災害警戒監控中心已列出251個因自然災害導致有人死亡的城市。諾布瑞估計,全巴西的危險地區應達上千處。

2011年,巴西國防部斥資4830萬元巴幣(約新台幣7億2169萬元)進行航空援助、工程、運輸交通及救災等行動;國家整合部與城市部也投資山坡地治山防災工作、都市導水及水壩工程等。

科技部資料指出,2011年巴西水患及土石流死亡與失蹤人數超過1500人,創史上紀錄。

諾布瑞表示,政府的目標是透過更準確的警報系統大幅度減少意外受害人數,但再精密的警報系統也不可能將死亡人數減至零,日本和美國等國家最多也只能將死亡人數減少8成。

相關新聞
巴西40年最大災難 逾610死
13歲靠割草起家 年輕人擁有價值百萬綠化公司
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屏幕?7孩父親分享妙招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