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勝英雄 生活贏家

公勝邁向20年專題報導(二)

人氣 27
標籤:

【 引言】 保險的精神是傳承愛、責任與關懷,然而,人生無常,一般保險業務人員常因人生中的突發狀況,同時面臨事業風險,所有努力可能因此歸零。「公勝」以保險的保障精神為出發,運用人性化業務制度,讓同仁為客戶付出的關懷與服務可以累積,保障其保險事業永續發展。

「公勝」同時希望夥伴們經由這份保險事業成就自己的人生,都成為生活贏家,享有「三B人生」──健康Better、心靈Better、生活Better的贏家。

「不少保險業務員很優秀,每當公司業務表揚時,他們總是站在舞台上領獎,在掌聲中、同事羨慕的目光中,享受著英雄的榮耀;然而一旦在層層的考核中敗下陣來,掌聲成了責難,,甚至面臨職位的下降,危及賴以為生的飯碗;此時,昔日英雄的光彩,也只能是生命中不堪承受的回憶而已。」

總經理李雯蕙是「公勝」同仁心目中的「業務高手」,她的一番話,形象地描繪出許多保險業務人員的心酸與悲哀。「保險的內涵應該是愛、是責任、是關懷,但保險業的業務制度本身卻是殘酷的。」

董事長蔡文俊闡明,「公勝」希望在「真心相攜、真心感恩」的理念基礎上匯集快樂的夥伴,建立專業而且貼心的福報事業。「我們以保險的保障精神為出發,制定人性化的贏家制度,讓客戶、保險業務員、公司都能獲得最大利益。」

李雯蕙說明,公司重視業務品質更勝於業績,而保險業的保單繼續率正是服務滿意度與保單品質的,最大利益不只是公司、不只是業務員,他們的家人也是贏家,因為他們不會為了在特定的時間內達成業績,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有的人父母、兒女生病住院,還是硬著頭四處跑業績,甚至自己都罹患癌症了,還在為業績考核擔心。

廣大的客戶是最大贏家,因為保險業務員不必為了考核,強迫、說服、乞求客戶簽下不合宜的保單,例如,考核期限到了,沒有業績,就「灌水」去擠出一份業績,這種情形,保戶通常第二年就沒再續繳,因為這不是他需要的保單。一般業務員為了業績考核,往往犧牲人身自由;在公勝人性化的制度之下,可以很有尊嚴的發展事業,創造財富自由與人身自由。

蔡文俊總結地說,最大利益是沒有條件的,「公勝」定下無考核機制、業績累計晉升、離職續領、無條件世襲等等制度,就是要讓業務員安心經營,把客戶服務好。很多業務單位塑造英雄,用英雄來激勵,用英雄做標竿,但英雄的背後是有條件的,如果條件無法達到,英雄就會沒落消失。

「在『公勝』,你走過的路是被肯定的,公司永遠肯定你的貢獻,所以你是往上晉升,而不會往下調降;就算離職,之前的努力也會續留,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讓你成為生活贏家,而不是短暫的英雄。」◇

業務員也應該被照顧

陳德成副總曾經在外商保險公司服務多年、又是教育訓練專家,對保險業的生態非常瞭若指掌。他分析,「公勝」的各項制度都有其正向的理念精神,所以能發揮好的效果。「保險是為了照顧保戶的將來,而業務員也應該被照顧,有鑑於此,公司真心對待業務員,真的把他們當成共創事業的Partner 。」

陳德成舉公勝的「適性制度」為例說明,保險公司業務員要晉升通常要符合三個條件:某一時間、人力、業績。問題是,很多單位強制業務員徵員來拓展組織業績。但有些保險業務員雖然個人行銷能力非常強,卻不諳組織管理、輔導工作,這樣就造成他業績上的拖累。在「公勝」則無此限制,如果事業部一人就可以達到目標,那就一人晉升;借由十人的組織力量達到目標,同樣也能晉升,所以非常有彈性,所有夥伴都可以適才發揮。

談到合約利益的保障,陳德成表示,在一般保險公司,業務員退休、離職後,保險公司基本上不會把續期佣金再給業務員,然而「公勝」把服務客戶的權利和佣金保留給業務員,「客戶是公司的,也是同仁的,所以離職續領的制度是非常符合保險精神的的。」「世襲制度」也是基於同樣的理念,因為繼承人有繼承原業務員服務客戶的權利,如果客戶確實獲得滿意的服務而續繳保費,那麼這筆續繳佣金,當然應該由繼承人領取。◇


陳德成副總。

所有努力不歸零

在到「公勝」之前,張簡子琪經理在一家外商保險公司服務了六年,一路在掌聲中,從新進業務員循著公司的晉升制度做到經理。由於近年來多家保險公司面臨合併及單一保險公司的產品設限,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幾年來時間的累積、人脈的累積,面臨保險公司的生態改變,永續發展的夢想還會持續嗎?」

張簡子琪認為,這種不確定感帶來的不安一直存在,「就算自己有忠實的客戶,做好服務能有基本的收入,但團隊的新人呢?他們來到公司,做一段時間離職後,他們之前所有的努力及業績的累積,一併歸零。保險公司的文化一再強調 : 這是一份累積的事業,但是經過許多人因外在因素離職,從此利益歸零,如此說來,何來累積,何來事業之實!」

因為長期在外商公司服務,辦公室很豪華,初到「公勝」感覺設備比較樸實 ,然而很快的她就被公司踏實、人性化的制度所感動。她說:「來『公勝』至今,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保障』。之前每天幫著客戶規劃保險, 而自己確是做一份有可能會隨時
歸零的事業,然而『公勝』的制度彰顯了保險的意義與功能,我也確定了『我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上。」◇


張簡子琪經理。

這裡可以施展抱負

歐俊利經理從事保險業已經超過25年,20幾年來一直在另一家保險經紀人公司服務,由於原公司業務萎縮,幾個月前轉到近20年前就認識的「公勝」。

歐俊利目睹「公勝」從建立、成長到茁壯,他讚嘆,「公勝」在創立之初,蔡董事長就參考了歐美保險經紀人以保險理念來訂定業務制度,制度很透明,很前衛,從成交第一件case開始,永遠是自己的資產,而且給業務員的佣金很高,「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公司利潤不可能下放到這種程度。然而『公勝』做到了,該給業務員的佣金不曾少過,而且在公司面臨財務危機、經營陷入最低潮時,依然始終如一。」

「『公勝』優質,但不重包裝,不浮華,業界很少看到公勝的宣傳,但成績卻有目共賭。」每當遇到公司的新進年輕人員,歐俊利都會很誠懇的鼓勵他們:「『公勝』真的很實在,年輕人在這裡可以施展抱負;若我能教你25年的行銷技巧,那『公勝』一定可以給你一份終身事業的保障。」◇


歐俊利經理(左)。

理念精髓不容易模仿

事業部在羅東的江連和經理主要經營企業團體保險,民國85年他就有緣接觸「公勝」,隔年,由於同事朋友另組保經公司創業,而且整個制度都是模仿「公勝」的,所以他也選擇了加入那家保險公司。

「表面的制度容易模仿,但背後的文化理念精髓則不容易學習。」工作幾年後,江經理發現,那家公司續佣規章已遭變更,對此,「老闆只推說沒辦法,大環境已改變,當初想法和今天的環境有很大落差。」經幾番與公司溝通達不到效果後,江經理對那家公司已經不存任何信心。

後來江經理身體出現一些問題,他也深刻的感受到人生無常。當時,他一位國中同學恰巧也在公勝服務,同學的佣金報表,清清楚楚的列著每一筆佣金來源細項。「我瞭解到,這麼多年來『公勝』的合約精神都是一樣的。」他決定回到「公勝」。

「如果我選擇的公司,可能有一天我一切努力都會歸於零,那我的人生一定還得繼續在不安的懸念中。以前的日子總是衝業績、衝業績,加入『公勝』後,本著以客為尊的善念及愛、責任與關懷的理念服務客戶,在這個事業平台中,讓人有歸屬感,很安心。」


江連合經理。

在公勝是一件幸福的事

翁淑卿經理在「公勝」已經服務超過15年了,之前在某一家保險公司服務時,她白天上班,晚上要進修,婆婆癌症住院,小孩又因病需要往返北上開刀住院,繁重的壓力與焦慮的心情可想而知。

兒子住院期間,她無法出席早會,沒有心力衝業績,考核制度下,在原公司一直被降階。於是她重新思考,「客觀環境使我不能投入很多時間在事業上,我只要有一定業績就好,只要有收入就好,於是我將事業跑道轉移到『公勝』。」到公勝初期,仍然因為家庭因素,無法全力投入工作,卻不被考核、不被降階,心也安定了下來。

翁淑卿自認為是比較屬於傳統觀念的女性,她的小孩沒上安親班、沒有補習,上下學都自行接送,而且還要煮飯、整理家務。「可是我有一份工作,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高,而且還長期做志工服務社會,在一般公司體制下,我想我完全沒法做到這些事情。」

「對我們女性來說,有安定的環境、不錯的收入保障,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翁淑卿說她的事業部裡幾乎是女性夥伴,她經常以過來人的立場鼓勵她們,珍惜公司這個制度環境。「你不用擔心發展到一個高點時,因為突發狀況,如家庭遭到風波,你的事業必須重新來過。在其他環境可能如此,但是在這裡你不需要擔心。我們之前努力過的都會是累積,成為我們退休生活的保障。」◇


翁淑卿經理。

持續存在 就是最好的招牌

許美芳經理是在23年前就和董事長、總經理一路從做學生保險打拼上來的夥伴 ,她表示,她的薪資包含了19年前的客戶保單的續繳佣金,完全見證了「公勝」一直兌現著打從一開始的承諾,也就是合約中該給業務員的續繳佣金一毛不減。

許美芳談到,一直以來,公司教育我們對於保險條款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以確保客戶的權益。例如:「豁免保費」四個字各家保險公司相同,其內容卻不盡相同。

許美芳幽默地說,20 年前的客戶,如今部份都有第三代了,常發生第一代要求第二代一定要找她幫第三代規劃保險的事情。「我的持續存在,就是最好的招牌,從事業務,能持續在同一家公司快樂的『存留』20 年,是多麼難得!」

對於公司的不考核機制,許美芳認為,每個生命都難免會遇到不順利的時候,這時,啟動不考核的機制,意義就特別大,不會因為身處困厄中,以前的心血努力付諸東流。她不諱言,這個機制有時也會令部份業務員鬆懈,但公司會特別強調制度的積極面,鼓勵同仁不倦怠。


許美芳經理。

公勝獨特的人性化制度

不考核機制,保障人生無常的風險。

佣金絕對值,無條件說與陷阱關卡。

業績累計晉升,努力成果不歸零。

無條件世襲接續服務,傳承一生成就。

公勝夥伴 享受三B人生

從一個業務員發展到事業部,翁淑卿經裡滿懷信心地展望未來:「現在孩子長大了,生活也比較穩定,我可以發展自己的事業,就這樣輕鬆的走下去,我的人生也可以過得很快樂!」

25年的保險業經歷,歐俊利經理深刻的認識到,80% 的保險業務員賺到了錢,但他們是不快樂的。到「公勝」後,他發現感動的地方,處處可以看的到,而且越來越開心,「這也是我一直想要的,心靈豐富的一生,不是片刻的激情,而是感動一輩子。」

在「公勝」,類似上述的反饋相當多。「公勝」的夥伴有的來自保險公司,有的來自其它保經公司,有的之前沒做過保險。蔡文俊誠懇地表示,無論他們來自何方,匯聚在這裡後,「公勝」都希望能透過良善的制度、正向的使命與宏大的願景,讓大家盡情發揮,不但事業有成,而且人生有成。

李雯蕙說,公勝創立的出發心,是讓公勝家人在幫客戶規劃完整保障的同時,自己的事業也是有保障的。「公勝」的目標是要讓夥伴能擁有「三B人生」──健康Better、心靈Better、生活Better。

「人的一生不是只有拼事業,事業是用來成就快樂人生的,不應該犧牲人生去成就事業。從這個角度出發,公司不會給夥伴過多的壓力與規範,每個人有了健康的身體,有了豐富的心靈與快樂的生活,他才會用真心在事業上,在服務客戶上,這樣才能良善循環,創造出更多喜樂而健康的人群。」

相關新聞
公勝保經 創造大愛的社會
中國銅供應過剩加劇 顯示經濟低迷
美銀分析師:底特律三大車企應儘快撤出中國
中共倒查30年追繳稅 分析:大量民企或倒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