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第一案」勝訴 中共鉗制言論未鬆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最近,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審理「個人微博兩度被封」案,判決新浪公司構成違約,判令新浪敗訴且承擔2520元相關費用。該案被稱為「微博被封第一案」。大陸民眾表示,當局繼續瘋刪此消息,此案勝訴有何意義?拭目以待二審「演戲」結果。每逢大事件發生,如7.23溫州動車事故等,當局都會進一步鉗制媒體,打壓微博發言,廣東增城五民眾發微博透露城管人員打死人消息,卻遭到判刑。

用戶個人微博兩度被封 法院一審判勝訴

12月2日,余女士拿到了北京海淀法院的判決書,其中顯示,余女士微博內容未侵害他人相關權益,新浪兩度封鎖微博用戶行為不妥。新浪應向余女士賠償因違約造成的經濟損失2520元,系余女士在訴訟中支付的公證費和諮詢費。

事情源於今年4月,余女士在新浪微博的賬戶先後兩次被封鎖。新浪方面稱,其微博中存在攻擊他人的內容,干擾了其他用戶使用微博。對此,余女士否認,並將新浪網技術有限公司、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據余女士介紹,她在微博中陸續轉帖發表了一個名主持人的相關內容和截圖。並未在微博中惡意攻擊他人,新浪微博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無故封閉了兩個微博賬戶,單方面終止提供網絡服務,存在違約。傷害了她的感情。

5月初,余女士委託律師將新浪網技術有限公司、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起訴至海淀法院,要求新浪方面道歉、恢復其微博的使用權限,並予賠償。

新浪:監控「7+24小時全覆蓋審核」

據法廣報導,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新浪網總編輯陳彤說了新浪微博內容監控的做法。新浪微博監控實行「兩方三審制」,監控和編輯團隊雙方,隨時溝通審核內容,每小時郵件匯總,每天會議溝通,實行「多方通報制」,每個編輯都有義務通報「不良」的內容,做到「7+24小時全覆蓋審核,保證每時每刻都有人監控。」

對「不良信息」的發佈者,新浪一般「私下溝通、公開勸戒」;隨後將刪除微博內容,封殺用戶等。

收緊言論 民眾微博發言被判刑

獨立時事觀察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制新聞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傑人「因為批評公權」,其新浪微博亦遭遇「被新浪限制發言」。他又申請了備用號及新號。

在美國的廖女士也是新浪微博用戶。她表示,7.23溫州動車撞車事故後,自己的微博無辜遭到刪號,無法登陸。她再次重新註冊還是被封。她的朋友也有同樣的遭遇。

溫州動車事故後,中共有意壓制民眾在微博上發言。大批傳媒人士被迫開始大規模取消在微博上實名註冊,另改名稱註冊,並取消加V認證身份。外界認為當局這樣做根本目的是為了鉗制新聞、言論自由,而這種趨勢進一步加緊。

大批民眾曾因為在微博上發貼、發圖遭遇國保「請飲茶」。8月,廣州增城法院對在大敦城管人員打死人事件中發佈微博的5名網民作出裁決,法院指五人的微博內容不實,最後以尋釁滋事、故意傷害、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等罪名,判處五人罪成,最高刑期5年8個月。

數月來,中共輿論監管機關「國信辦」連續發出「治理微博謠言」為名的微博言論管制運動,許多網民不斷被刪除帳號,被迫多次重新註冊。有許多被刪號,被刪除言論的用戶曾試圖起訴新浪公司等,但此前,類似的起訴一般很少被受理。

繼續遭「和諧」

陳傑人稱,余女士訴新浪侵權案為「微博被封第一案」。但他的微博言論繼續遭到刪除。陳傑人表示,「請敗訴的新浪考慮一下,你封殺我的幾個微博也該解封了吧?何況我還是你們新浪的收費用戶。並請各路轉世黨和被新浪侵權的用戶關注。」

大陸民眾表示,這起新浪微博被封案一審判新浪敗訴,網絡上的報導不到十分鐘即被「和諧」。又貼一次,結果鏈接打開卻無法顯示。「這是甚麼力量那麼『強大』?畢竟大家都會知道,畢竟還有二審。」這種新浪敗訴判決有何意義?做給誰看?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微博客用戶3億 挑戰當局管控
李莊之子通過司考 將助父申訴名譽受侵
劍橋學聯選舉醜聞曝光 中共操控散謠言施壓
大陸明年底前消除乞討兒童 被指打拐轉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