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第一案”胜诉 中共钳制言论未松动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综合报导)最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理“个人微博两度被封”案,判决新浪公司构成违约,判令新浪败诉且承担2520元相关费用。该案被称为“微博被封第一案”。大陆民众表示,当局继续疯删此消息,此案胜诉有何意义?拭目以待二审“演戏”结果。每逢大事件发生,如7.23温州动车事故等,当局都会进一步钳制媒体,打压微博发言,广东增城五民众发微博透露城管人员打死人消息,却遭到判刑。

用户个人微博两度被封 法院一审判胜诉

12月2日,余女士拿到了北京海淀法院的判决书,其中显示,余女士微博内容未侵害他人相关权益,新浪两度封锁微博用户行为不妥。新浪应向余女士赔偿因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2520元,系余女士在诉讼中支付的公证费和咨询费。

事情源于今年4月,余女士在新浪微博的账户先后两次被封锁。新浪方面称,其微博中存在攻击他人的内容,干扰了其他用户使用微博。对此,余女士否认,并将新浪网技术有限公司、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据余女士介绍,她在微博中陆续转帖发表了一个名主持人的相关内容和截图。并未在微博中恶意攻击他人,新浪微博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无故封闭了两个微博账户,单方面终止提供网络服务,存在违约。伤害了她的感情。

5月初,余女士委托律师将新浪网技术有限公司、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起诉至海淀法院,要求新浪方面道歉、恢复其微博的使用权限,并予赔偿。

新浪:监控“7+24小时全覆盖审核”

据法广报导,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说了新浪微博内容监控的做法。新浪微博监控实行“两方三审制”,监控和编辑团队双方,随时沟通审核内容,每小时邮件汇总,每天会议沟通,实行“多方通报制”,每个编辑都有义务通报“不良”的内容,做到“7+24小时全覆盖审核,保证每时每刻都有人监控。”

对“不良信息”的发布者,新浪一般“私下沟通、公开劝戒”;随后将删除微博内容,封杀用户等。

收紧言论 民众微博发言被判刑

独立时事观察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因为批评公权”,其新浪微博亦遭遇“被新浪限制发言”。他又申请了备用号及新号。

在美国的廖女士也是新浪微博用户。她表示,7.23温州动车撞车事故后,自己的微博无辜遭到删号,无法登陆。她再次重新注册还是被封。她的朋友也有同样的遭遇。

温州动车事故后,中共有意压制民众在微博上发言。大批传媒人士被迫开始大规模取消在微博上实名注册,另改名称注册,并取消加V认证身份。外界认为当局这样做根本目的是为了钳制新闻、言论自由,而这种趋势进一步加紧。

大批民众曾因为在微博上发贴、发图遭遇国保“请饮茶”。8月,广州增城法院对在大敦城管人员打死人事件中发布微博的5名网民作出裁决,法院指五人的微博内容不实,最后以寻衅滋事、故意伤害、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等罪名,判处五人罪成,最高刑期5年8个月。

数月来,中共舆论监管机关“国信办”连续发出“治理微博谣言”为名的微博言论管制运动,许多网民不断被删除账号,被迫多次重新注册。有许多被删号,被删除言论的用户曾试图起诉新浪公司等,但此前,类似的起诉一般很少被受理。

继续遭“和谐”

陈杰人称,余女士诉新浪侵权案为“微博被封第一案”。但他的微博言论继续遭到删除。陈杰人表示,“请败诉的新浪考虑一下,你封杀我的几个微博也该解封了吧?何况我还是你们新浪的收费用户。并请各路转世党和被新浪侵权的用户关注。”

大陆民众表示,这起新浪微博被封案一审判新浪败诉,网络上的报导不到十分钟即被“和谐”。又贴一次,结果链接打开却无法显示。“这是什么力量那么‘强大’?毕竟大家都会知道,毕竟还有二审。”这种新浪败诉判决有何意义?做给谁看?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中国微博客用户3亿 挑战当局管控
李庄之子通过司考 将助父申诉名誉受侵
剑桥学联选举丑闻曝光 中共操控散谣言施压
大陆明年底前消除乞讨儿童 被指打拐转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