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童捉蟲養小雞交學費 蛋給老師吃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17日訊】 「小雞仔長大了,你拿來幹啥子?」 「賣了換錢錢。」 「換錢錢幹啥子?」 「交書費。」 「還有呢?」 「給董老師吃蛋。」
  
媽媽離家出走,爸爸長期不回家,爺爺殘疾,奶奶輕度癡呆,幸好,老師把她接到家裏照顧……
  
2月15日是全市小學報名的第一天。在距離主城兩百公里外的豐都縣董家鎮彭家壩小學,26歲的鄉村支教女教師董珉岐,翹首盼了一個上午,7歲的學生黃秋鈺,才獨自一人艱難步行了近一個小時的山路來到學校。
  
看到小秋鈺,董老師長舒了一口氣。替孩子報完名之後,她更加擔心已經懷孕4個月的自己,沒有辦法和以前一樣,讓小秋鈺住在自己家中來照顧她。
  
她不知道,平時很少說話的小秋鈺心裏,已經默默地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讓人酸楚。

一家三口年收入僅1500元

據重慶華龍網報導,小秋鈺今年7歲,家住豐都縣董家鎮關聖場村6組,2月15日,當記者看到她時,紅撲撲的臉蛋,髒兮兮的樣兒,小秋鈺上身穿著與她身高有些不相符的薄防寒服,顯得略長,裡面套著兩件紅藍色的毛線衣,下身穿著兩條單薄的褲子,站在初春寒風中瑟瑟發抖。

小秋鈺的家是用石頭砌成的兩層房子。二樓樓板全是木板,站在上面抖動較大。小秋鈺與奶奶在二樓同睡一床,臥室的牆上有一個1平方米的窗戶,一塊遮窗的破爛的布簾,在寒風中搖曳著,風吹進來,冷得人直打哆嗦。

床上的稻草上面,鋪著一床冰涼的竹蓆子,一床單薄的被子沒有被套,上面滿是油漬。被子很輕。仰頭能夠看到瓦楞間巨大的縫隙。晚上,小秋鈺和奶奶和衣而睡,有時半夜會被凍醒。小秋鈺說:「下雨的晚上,我和奶奶只好站起來,這裡站一下,那裏站一下。」

62歲的爺爺黃澤模噙淚說,6年多來因家境貧寒,他從未給小秋鈺買過一件新衣服,她穿的衣服全是好心人送的。「這身衣服從年前開始穿,至少有一 個月了。」爺爺抹了抹淚說,家中共有兩套這樣的衣服,可供換洗。

2004年5月,小秋鈺的媽媽非婚生下她,那時爸爸因盜竊耕牛,尚在服刑。半年後,媽媽因忍受不住大山的清苦,離家出走至今,音信杳無。此後,小秋鈺遂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小秋鈺爸爸出獄後,遠赴上海打工,每年過年回一次,他從來沒有寄過錢回家。

在大山中,爺爺說,一年僅靠著地裡的收成,他們一家只能獲得年收入1500元左右。生活很困難,但是更困難的是自己越來越老,不知道今後怎麼去照顧孫女。每當看到同齡人的媽媽回家團圓,小秋鈺就倚在破爛的門檻邊,咬著嘴唇,呆呆地望著前面彎彎曲曲的小路。

父親回家很少還打她

當記者問起想不想媽媽,小秋鈺童真的眼神裡流露出了一種期盼。她先是怔了怔,然後抬頭望了望遠處,低下頭,抿了抿嘴說,「想,但是……」

沒有媽媽,小秋鈺把希望寄托在爸爸身上,希望能得到爸爸的關愛。然而,爺爺黃澤模說,小秋鈺的爸爸把她當成了包袱,當有人給他介紹對像時,對方了 解情況後,都嫌他有小孩而不了了之。

今年過年前夕,小秋鈺的爸爸回到了家。遠遠地看著爸爸回來了,小秋鈺滿懷高興,心想爸爸一定會給她買回好吃的。然而, 她得到的卻是爸爸的打罵。小秋鈺的奶奶魯光媛抽泣著稱,兒子回家耍了20多天,至少打了小秋鈺5次。他稍不順心,抓起小秋鈺就打。

在小秋鈺得不到一點爸爸的關愛和溫暖。她說,以後不再想爸爸回來了,「因為他一回來,就要打我。」


(網絡截圖)

無依的孩子 住進老師家

彭家壩小學位於豐都縣董家鎮和忠縣新立鎮的交界處,學校很小,只有8個班級298個學生,其中超過九成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學校有十來個老師,董珉岐就是其中一個。
  
董珉岐,80後,2007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的董珉岐,家境在當地算得上是很不錯的。畢業之後她來到了豐都縣董家鎮彭家壩小學支教,按照當初的約定,支教3年就可以結束了,可今年已經是第四年。
  
在這個學校裡,老師更像是生活保姆。除了平時要上課之外,董珉岐和丈夫陳飛在距離學校50米外的租住房裡,住了13個孩子,這13個孩子全都是留守兒童。
  
洗衣、劈柴、做飯、輔導作業,這些都需要董珉岐和陳飛兩口子做。兩個鄉村老師,在自己的家裏替一群遠離父母的孩子,支撐起了一個「家」。
  
去年9月,董老師接了一個新的一年級,黃秋鈺在這群孩子中間顯得很特別。「我就發現孩子們不願意和她玩兒,連座位也隔得很遠。」拉到家裏,董老師給黃秋鈺洗了個澡,足足洗了兩桶水,臭得董珉岐當天晚上連晚飯都沒有吃得下。那晚,董老師流淚了:「沒媽的孩子像棵草,這話一點不假。」
  
自從去年10月,黃秋鈺被董珉岐叫到她家裏住之後,小秋鈺開始過上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幸福生活。其他12個留守兒童,父母都會按月支付孩子的生活費給董珉岐,而小秋鈺沒有錢,董老師待她和其他孩子一樣,幫她洗澡,有高年級的孩子穿不了的衣服,董老師替她收著;中午晚上每頓飯都有肉。
  
家裏孩子多了,董珉岐的婆婆專門從忠縣趕來照顧他們。黃秋鈺是她最喜歡的一個孩子,「有時候她洗了澡,脫的衣服我還來不及洗,她就自己拿去洗。」
  
「天,恁個點點小個娃兒,個頭還沒有洗衣槽高。」董珉岐的婆婆說,小秋鈺踩在板凳上洗衣服的模樣,讓他們一家人都心痛不已。其他的孩子吃過晚飯就跑出去玩,或者搶著看電視,只有小秋鈺一個人,陪著婆婆在廚房燒柴火:「架柴、燒柴她都得行。」

捉蟲養小雞,生蛋送老師
  
小秋鈺在董老師的家裏,過了3個月的快樂日子。一直到去年寒假前,小秋鈺發現了董老師的秘密:董珉岐懷孕了。
  
在銅梁縣當醫生的父母很是不放心女兒,專門開車到彭家壩小學來過一次,這裡艱苦的條件讓他們對女兒更擔心,走後每天幾乎要打兩三個電話來問問女兒吃了些甚麼。這些電話,被小秋鈺聽到了。
  
雖然懷孕4個月的事情董珉岐沒有告訴孩子們,但她心裏還是很擔心:「其他的娃兒我都不怕,他們都能找到親戚幫忙照顧,唯獨只有黃秋鈺。」小秋鈺的爺爺殘疾,奶奶又有輕度癡呆,離開了董珉岐,小秋鈺該怎麼生活呢?
  
董珉岐沒有想到,小秋鈺自己已經有了打算。爺爺在臘月替她賣掉了她撿回來的塑料飲料瓶。用賣廢品的錢,以每隻1.5元錢的價格,買來了20只小雞仔。

整個寒假,小秋鈺都在精心地照顧著這些小雞仔。「我們院壩下面的小石頭,都被她搬鬆了的。」62歲的鄰居杜昌英說,小秋鈺每天都拿著一個玻璃小瓶子,到處翻石頭找蚯蚓,挖出的蚯蚓,都被她拿去餵小雞。哪家有剩飯,她也去撿回來,餵自己家裏的小雞。

小秋鈺的同學說,他曾好幾次看到小秋鈺彎腰從地上撿起同學掉下的飯粒,然後放進一個盒子裡,同學問她用來做甚麼,她只是神秘一笑。

算一算,臘月養的雞,大半年之後就能生蛋。而那個時候,董珉岐應該是生完孩子休完產假返回彭家壩小學了,她告訴爺爺,這20隻雞,生蛋之後送給老師,今後雞賣出去,還能替自己交學費。
  
小秋鈺很內向,不太願意主動說話,記者問她:「小雞仔長大了,你拿來幹啥子?」「賣了換錢錢。」「換錢錢幹啥子?」「交書費。」「還有呢?」「給董老師吃蛋。」

80後的董珉岐平時也上網,她知道自己和小秋鈺的故事被人發到了網上,面對網友對她熱情地表揚,董珉岐很樸實地說:「我也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關新聞
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
神六煽情  北京當局漠視民間疾苦
過年將屆 中國留守兒童不要新衣要爸媽
農村留守兒童中國經濟轉型期的「孤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