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並重 花蓮農改場深度之旅

文、圖/張玉蘭

人氣 19
標籤:

位於台灣東部,負責掌管宜蘭、花蓮兩縣之農業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近年來不斷推動精緻農業與休閒產業,更致力於種原保存、教育、休閒與研究所需的資源,還提供民眾寓教於樂的功能。

現代人愈來愈注重飲食的健康與養生,所以花蓮農改場以此為重點,栽培許多養生的蔬果於場內,同時推廣多項維生素含量高且風味佳美的優質蔬菜,增加農友收益外,也讓消費者能享受到許多營養又健康的食品。

優美 充滿生機農改場

花蓮農改場不但種植有各種植物種苗,設有解說牌,場地更極為優美,在吉安山邊的藍天白雲下,有充滿生機野趣的池塘,不論是要進行生態觀察,或是了解農業知識,都是最佳去處,民眾出遊前可先洽詢農改場,事先安排預約解說行程,該場專業的解說員保證能讓您收穫滿滿。

一般農改場是研究單位為主,只有偶爾進行活動與民眾互動,所以相關農產品多半只提供觀賞,並無法食用,因此以下將會介紹如何才能將在農改場看到的東西,成為口中美味的食物。

百合 可觀賞也可食用

一般人認為百合就是在花市可以買到的觀賞用百合,但其實百合分為「觀賞用」和「食用」兩種不同的品系,食用部分是百合這種植物的球根,中國自古就拿它來做藥引,本草綱目也記載它對清痰補虛有效果,一般中醫用來止咳潤肺,過去大部分從大陸和日本進口。

花蓮農改場指出,原生鐵炮百合開花雖然很值得觀賞,但鱗莖卻帶有苦味且口感較差,難以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所以,農改場多年前從國外引進各種不同類型的百合,從上百個品種中篩選出口感較佳、適合食用的百合進行栽培,目前花蓮是全台灣唯一用有機方式栽種出食用百合來的地方。

要深入了解百合,筆者推薦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裡村的佳豐農場,民眾可以在那裡親手剪花與挖掘百合根;而想品嘗百合的風味可以到花蓮美侖大飯店,享用獨特的百合風味餐,事先預定即可。

山蘇 樹型優美又美味

山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野菜,但是山蘇除了可以吃,也是觀賞用的盆栽之一,因為山蘇是一種生長相當慢的作物,樹型優美,花葉亮麗,且對於本土環境適應性佳,相當適合發展成為觀賞吊盆盆栽,因此,常在都市被當作綠色景觀栽種。

享用美味山蘇,筆者推薦花蓮市區的鵝肉先生,它的山蘇炒小魚乾,使得山蘇的口感非常清脆,小魚乾的鹹也為山蘇大大加分;此外,在花蓮鳳林鎮,一位周寶財先生的有機豆奶山蘇園,遊客不僅可以自己摘山蘇,還能將這些現摘的山蘇做成各式各樣的山蘇料理,還能將山蘇小盆栽帶回家呦!

南瓜 營養第一又甘甜

南瓜是具有天然甘甜味道的蔬菜之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A的含量居國內瓜類蔬菜首位,營養又好吃,而除了當作蔬菜食用外,南瓜因澱粉及蛋白質含量較一般蔬菜高,也適合做為主食。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民眾在選購食用南瓜時,以外觀果形端正、果蒂完整,無污損及病蟲害斑,果實拿起來有沉重感,用手指按壓表皮不凹陷,表示果實達到充分的成熟度且品質良好;未食用前放置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下,可以延長貯藏的時間,切勿放置在高溫、潮濕的地方,以免品質劣變過快。

筆者推薦吉安鄉櫻之田野的「九品蓮花養生鍋」,這是該店最受歡迎的招牌菜,廚師將含苞的蓮花放入鍋中,讓蓮花在鍋中慢慢盛開,一股淡淡的蓮花香也慢慢在空氣中蔓延,隨後再加入南瓜、蕎麥柱、蓮花梗等食材,十分美味!

蕃茄 抗病橙色新品種

經常發生在經濟作物上,像是蕃茄、瓜茄果類的病毒病又可稱作「毒素病」,俗稱「瘋叢」,它會令作物葉片捲曲、枯黃,無法持續生長。花蓮農改場和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針對番茄捲葉病毒病害研究培育抗病新品種,結果順利育成抗病橙色小果番茄優質新品種。

彩米 創世界改良先例

台灣是稻米改良品種最多的國家,花蓮農業改良場創世界先例,研發出賞心悅目又健康營養的彩色米,把有機白米變成七種彩色米,並分別命名為:黃水晶、紫瑪瑙、黑金鑽、綠翡翠、藍碧璽、琥珀玉、紅寶石7種寶石名。

多年前花蓮區農改場選用花蓮縣羅山村有機米,利用天然蔬果萃取出活潑鮮艷的營養色素,以天然方式、特殊技術加工,融入到米粒外表,讓米粒多了亮麗的外表,而且保留米香,並富含多種營養素,讓吃飯有樂趣,更具有養生功能。

推廣 獨特農業生命力

花蓮農改場憑藉著珍貴的自然生態、豐富農產、純樸民風,展露無限迷人的風采。在一年一度的參觀活動中,花蓮農改場特別舉辦控窯活動,遊客們只要事先登記,就可以領到地瓜、錫箔紙、火種、木材等物品,盡情體驗控窯的樂趣。

只要是與農業有關的業務,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都熱情的為大家服務!他們更期望讓遊客可以體驗花蓮舒適的生活方式,並推廣台灣獨特的農業生命力。◇


花蓮農改場種植各種植物種苗,並設有解說牌,欲前往民眾可先洽詢。


百合分其實分為觀賞用和食用兩種不同的品系。


山蘇生長相當慢,常被當作都市綠色景觀。


農改場建議選購南瓜時,按壓表皮不凹陷,表示果實成熟且品質良好。


農改場和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順利育成抗病橙色小番茄。


花蓮農業改良場創世界先例,把白米變七彩米。


研究員正在測量南瓜大小。

相關新聞
苗栗農改場 小蜜蜂立大功
苗栗農改場技轉果農 助棗農增加收益
病毒威脅洋香瓜 台南農改場宣導防治
新品種苦瓜具保健  農改場推廣栽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