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日本產業面面觀 內需蕭條復工延遲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1995年阪神地震導致6,430人死亡,公共設施與民間損失估計約在10兆日圓左右。據《路透社》報導,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比16年前嚴重,保險理賠恐達350億美元,重建費用將高達14.68兆日圓(1,800億美元),佔日本GDP的3%,對於2010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超過9%的日本,這無異雪上加霜。

災區工廠延後開工

地震、海嘯、停電三大利空,讓日本災區的許多工廠遲遲無法復工。據《MSN產經新聞》報導,馬自達與富士重工業表示,由於將庫存調度受地震嚴重影響,將原本預計15和16日開工的時間延後至17日,後來又順延至20日。

大王製紙14日也將東北與關東地區的四座工廠停工。資生堂的埼玉縣工廠受損嚴重,預計將停工2周。此外,花王株式會社也將東北與關東地區的四座工廠停工,復工時間仍未確定。

旭硝子的橫濱與千葉工廠現正停工,目前準備復工,茨城縣工廠的原料倉庫受損嚴重,也被迫停工。

日本國內消費恐將低迷

由於這次災情太慘重,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國內消費市場恐將低迷一段時間。《日經BP社》報導,震災之後,日本國內對於休閒、高級品、耐久消費財等商品的需求將會減少,零售業、外食、交通、觀光、休閒、廣告、不動產、汽車等行業將受衝擊。

至於日本企業的危機管理,日本総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小屋知幸認為,未來將面臨資源、需求、心理等方面三大危機。

汽車生產首當其衝

《美聯社》15日報導,日產汽車表示,四座工廠的生產線至少在週三前停工,另兩個組裝線至少在週四前停工。本田汽車表示,至少在週日前都會停工,並預期將損失16,600輛汽車和卡車,以及2,000輛摩托車與速克達的產能。

豐田汽車估計,停工期間將至少損失40,000輛汽車的產能,估計每天停工的損失為60億日圓(7,200萬美元)。在大地震的前幾天,豐田汽車還發出豪語,計劃將全球的銷售提升至1,000萬輛,屆時獲利將大幅提升。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本田汽車將停工至20日,日產的四座工廠將停工至16日,另兩座停工至18日。豐田表示,由於14~16日停工,預計月產能將減為4萬輛。

半導體供應短缺

據集邦電子交易市集彙整,日本廠商掌握全球35.7%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產能,以及21.3%半導體、17.1%消費電子、13.6%記憶體(DRAM)、9.8%TFT面板的產能。

由於日本東北部是全球芯片(IC)等電子零部件重要的新品產區,地震導致當地多家芯片廠停產,目前已經有中國電子產品廠商表示相關產品生產會受到影響。

美林證券亞太半導體產業首席分析師何浩銘(Daniel Heyler)認為,日本強震對全球科技業供應鏈的衝擊,預估約需要4到6個月的時間,才能回復產線正常運作。主因是原物料短缺、電力及交通運輸問題讓出貨遞延,以及找到第二替代材料來源時需花費一些時間進行認證和測試。

集邦表示,在進入旺季前,意外的日本震災造成DRAM生產波動,可能讓PC、系統廠商加緊備貨、因應旺季需求,合約市場已開始加溫。此外,東芝的NAND產線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相關原物料供應、交通受阻與日本基礎建設受到的衝擊,預計短期的供給會有不足。

TFT安然無恙

台灣《電子時報》報導,日本TFT面板產業的核心聚落大多座落在關西地區,包括阪神區、九州、廣島、四國等區域,目前仍正常運作,僅PLD(原IPS)千葉6代線受停線影響。

電腦零件恐缺料

由於地震加上停電,索尼(Sony)已關廠檢修日本東北地區幾間工廠,藍光光碟片、磁頭和電池方面的生產將受到影響。在電池產業方面,生產電池正極粉體的三菱化學以及提供電池保護IC的精工(Seiko),工廠都受震災影響,對筆記型電腦(NB)的供貨將產生負面影響。

災後重建或有商機

災後重建需求或許是唯一的亮點。由於災區大量民房及基礎設施遭嚴重破壞,災後重建將消耗大量水泥、鋼材等建築材料,從而刺激相關商品價格走高。

印度鋼鐵大廠Essar Steel與印度國營鋼鐵管理公司Sail 認為,日本沿岸的房屋多為木造建築,將來替換為鋼材結構的商機相當龐大,未來幾個月輸日的鋼價將會上揚。

不過,日本也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地震將令短期內原油需求有所減少,紓緩油價上漲壓力。

日本觀光客驟減

日本地震災損嚴重,影響日本觀光客出國旅遊意願。尤其日本觀光客是台灣旅遊市場第二大族群,一年來台一百萬多人次,這次的震災已讓許多日本客人取消台灣飯店的訂房,也導致往返台、日的長榮航空已有56個班機停飛。台灣觀光局表示,到5月底之前,取消來台的日客已經達到1.2萬人,旅館方面的退房率也有3成左右。

相關新聞
日本地震 多名英國人仍然情況不明
何清漣:從日本地震中所感悟到的
美國也把日本地震規模修正到9.0
日本地震與汶川地震死亡人數之比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