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地房價控制目標下跌預期或落空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27日訊】據國內媒體報導,截至3月25日,離「新國八條」 規定的最後時限僅剩6天的時間,然而只有34個二、三線城市公佈了房價控制目標,房價漲幅大多控制在10%左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未見動靜。公佈的比例僅佔全國600多個城市的6%左右。

「新國八條」:遏制房價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1年1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會議確定了:「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確定本地區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於一季度向社會公佈。」、 「落實住房保障和穩定房價工作的約談問責機制」等八條相關政策 措施,簡稱「新國八條」。

34城市公佈結果:普漲10%

有記者統計,截至3月25日,公佈控制房價的只有銀川、貴陽、昆明、佛山、岳陽、瀋陽、丹東、榆樹、合肥、蘭州、西安、濟南、太原等34個二、三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則均無動靜。公佈的比例僅佔全國600多個城市的6%左右。

在這34個城市中,蘭州的2011年新房漲幅不超過9%,為漲幅最小的城市,低於當地預期的GDP增長14%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指標。其次是丹東的房價控制目標為漲幅不超過9%-9.5%。房價控制目標最寬鬆的是榆樹,新建住房價格增幅不高於去年的50.5%。大多數城市的房價控制目標是將漲幅控制在10%左右,如西安15%,濟南12,岳陽是10%

有業內人士坦言,從上述城市公佈的房價控制目標看,離普通民眾的期望值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那些房價較高的城市,老百姓首先期望房價能夠下降; 即使不下降,也不能再漲了。而上述這些城市確定的今年房價控制目標,普遍將今年房價漲幅目標定在十幾個百分點以內。而 2010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漲幅也不過9.99%。這或許意味著,今年房價有所回落的預期或將落空。

各地迴避「住房支付能力」

從已公佈城市的房價控制目標來看,除蘭州外,其餘全部參考了「當地GDP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這兩個彈性標準,沒有一個城市提及「居民住房支付能力」這個參考標準。例如,太原和佛山提出,今年新建住房的價格漲幅,不高於本年度GDP增長速度;貴陽則強調房價增幅不高於去年全國平均值;銀川、濟南將房 價漲幅目標控制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範圍內。

上海易居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指出,單純以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作為房價控制目標參照不盡合理。如果居民無法承擔目前的房價,那麼即便房價增幅控制在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以內,人們還是買不起 房。

專家建議「房價收入比」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中一認為,各地在確定房價控制目標時,應更多地在”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上做文章。

楊紅旭認為,房價收入比是反映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標。

據中國近日發佈的一項《2010年度全國房價收入比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全國房價收入比為7.76,遠高於國際警戒線6.4的水平。

報告還顯示,房價收入比排名前五位的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廈門,分別是17.44、15.62、15.45、14.65、12.75,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國際警戒線。

有評論指出,房地產行業已與地方政府融為一體,榮辱與共,是房價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相關新聞
澳移民持續減少 預示再次加息房價趨穩
中國官方統計數據再打架 房價被低估5%
加房市明年趨理性 大多房價或小漲2%
陸房價泡沫化  七城市漲逾五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