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乡村选举怪现象不容忽视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道)2011年的村代表选举早于1月23日完成。今届的村代表选举是回归后第三次双村长制的村代表选举。这次选举,鲜有的出现多个村落村民因不满传统村政被滥权,而出现新人“起义”参选的情况。但一如既往,很多村落的原居民代表及居民代表依然是自动当选,有竞争的村落少之又少。关注团体官乡勾结监察连线发现,村代表选举中涉及民政事务署有意无意的行政粗疏,导致村代表选举难显公平、公正,难保障非原居民权益。而乡村选举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

官乡勾结监察连线召集人谢世杰表示,村代表选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选民登记资料和村界划界混乱,例如多名选民登记同一地址;选民人数不寻常增加;没有村界的乡村依然有村代表参选,并自动当选;无居民村却有原居民村长代表。

谢世杰指,村代表选举怪现象百出,并非始于本届,但如今非但无改善,还日趋恶化。他质疑问题可归因于民政处与村代表因地区事务关系密切,在执行核实身份及执行村代表选举中刻意宽松,纵容选举歪风,导致选举不能公平、公正地进行。他要求立法会召开公听会,听取公众对选代表选举的意见,全面检讨双村长制的选举制度。

选民资料混乱 生种票疑云

选民是候选人能够当选的唯一基础,但连线发现,有村落的多位选民门牌欠奉仍可做选民,例如在新界元朗新田新围村,共有14名选民登记以该村为代表,但一概门牌欠奉;亦有多位选民同时登记同一地址的情况,如新界元朗新田新围村58号,便有11人同时登记,有种票之嫌;另外,在鹿颈的陈屋村,选民人数更不寻常地突然增加100人以上,有村民已将有关质疑诉诸法庭。

此外,原居民资格核实欠缺客观标准,亦是一大问题。谢世杰指出,现时制度下,村代表有权确认自身的原居民身份,令原居民的身份与权力充满利益矛盾。他认为,民政署有责任进行复核,以确保该等选民确实合乎选民登记的资格。

候选人迁离仍可登记参选

村代表的选举,除了选民身份登记模糊,原居民享有特权可垄断选情外,乡村的划界混乱,和民政署执法不力,也给村代表的候选人造成有利条件。

新围村村代表选举的3号候选人洪国明,在候选人登记最后一天突然登记参选,但据悉他于一年多前已迁往何文田,根本不乎合该村“居民”的资格。

而甲龙村的村代表曾宪强,早于50年代由甲龙村搬至水盏田村,但就可以任择祖籍两边走,在甲龙村与水盏田村自由参选。曾宪强曾在水盏田村担任两届村代表,如今又以甲龙村原居民身份参选,并多次连任。

连线对民政事务总署竟可接受祖籍移动的情况,感到惊讶。有原居民反映,民政署容许祖籍转移,容易做成种票,而且无理由一人有多处祖籍,质疑民政处资格核实处理粗疏。

没有民居 却有村代表出炉

连线还透露,今届的村代表选举,有村落没有民居,只有公厕,却有村代表出炉。

原大埔梅树坑村的位置,现已成为梅树坑公园,建筑物只有梅树坑公园办事处及公厕。民政处将公园范围划成梅树坑村的选区,惟该选区内根本没有民居,今届却依然有新的村代表出炉,不知是代表何方村民。更奇怪的是,梅树坑村的原居民及居民代表候选人,同样自动当选,经历三届选举,各政府部门,特别是民政事务处竟然懵然不知。

另外,坪洲乡事委员会下的3条村落,包括稔树湾、大白及二白村,均有原居民及居民代表自动当选。但根据民政署的乡事范围图,并无大白及二白两条乡村的乡村范围图,但就照样可选村长。

连线指出,以上种种原因,都可以令选情即时发生变化,但要解决问题并非易事。谢世杰指,原居民几乎是一个团体,人情味浓,要证明原居民身份的选民身份造假并不容易,即使有原居民举报,也不敢露面。纵观当选村长的得票率普遍偏低,很多在十多票、几十票就可以当选。

他指,村代表选举竞争激烈,倘若选举制度不完善,以及民政署监管不力,对原居民及非原居民都会造成不公平;加上村代表属公职,而且拥有特权,但又涉及不少利益关系,建议当局必须要有适当的平衡与监察。

村代表拥特权 与政府互利

村代表选举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乡村派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就无人不知。

谢世杰指,村代表、原居民享有普通香港人没有的特权。政府都需要依赖这个新界区的权利,令管治和发展得到保障和通行。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乡村早年已发展成亲中、“爱港”的政治团体,在政治层面上形成和港府互惠互利,互相依赖的“双赢局面”。

《基本法》赋予原居民村代表签名作实原居民身份的权利,却并不需要族谱证明。廉署曾于2002年揭发贪污案件,牵涉村代表收受贿款,替非原居民取得原居民身份,得到丁权,又向元朗地政处职员行贿,以期批准兴建丁屋。

高铁事件衍生的一连串争议,包括走线绕过原居民村落,即使工程破坏了原居民地方或文化,政府也会补偿。八乡甲龙村建风水桥事件更证明,乡事会主席很大嫌疑借高铁破坏龙脉为名,要公帑补偿建桥,目的是帮助发展他已购买的土地。

另外,政府在1988年答应委任乡议局代表入立法局。随后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乡议局也占了一部分席位。连线指,本地的政治为村代表大开方便之门,形成“村代表-乡事会-乡议局-区议会及区域市政局-立法会-特首选举”的阶梯,令村代表可在地区和行政之间都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利。例如新界地王刘皇发和坪洲乡事委员会主席及离岛区的当然议员林伟强,就是通过“特别管道”爬上阶梯的高点。

谢世杰指,面对乡绅势力,政府大多是乖乖就范,当局希望的是“和谐”发展,其实变相助长歪风。而今届的选举,虽然有新面孔不满传统的村政而出来参选,不过大部分都是失败告终,足球名将李健和成功当选,只属少数例子。历史悠悠长,加上现时的政府不是民主政府,谢世杰表示,想改变都是很难。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