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抓捕艾未未背後動機 外媒分析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8日訊】國際社會對艾未未遭北京當局扣查的事件加以譴責,國際媒體並即時廣泛報導。德國之音稱,艾未未被捕引發各國的憤慨。有外媒分析北京當局抓艾未未背後的政治動機是害怕民主、怕失去權力,指出「艾未未因太子黨恐懼症受難。」

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德國之聲、英國《每日電訊》( Daily Telegraph)等媒體,都採訪艾的家人,報導他們對控罪的不滿,以至背後的政治動機,同時報導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 Jon Huntsman)會繼續力挺中國異見人士的發言。

7日英國《金融時報》駐京記者雅米爾.安德里尼在題為「艾未未因太子黨恐懼症受難」評論文章中指出,艾未未的被抓再一次殘酷地提醒了外界中國共產黨的獨裁傾向,也強有力地說明這個黨說一套做一套。

文章說:「這個政府在上個月還宣稱已經建立了『科學的、和諧的、貫徹如一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體系』,但是卻無視自己的法律,逮捕了一些最勇敢的支持漸進司法變革的倡導者和中國最著名的現代藝術家艾未未。」

文章還提到中國的司法系統經常被權貴人物所利用。即便是有錢人,仍然可能遭到更高一級的人的剝削。」最近幾年來,成千上萬的私營企業家們就是這種行為的受害者,他們的公司被包括國家企業或者有政治關係的個人競爭者吞併。」

文章還舉了太子黨動用警察從一個地產大亨手中爭奪合法地皮的例子說明在中國這樣的現狀下,很少有人願意做長期的投資。

「對那些在最高層的如太子黨一類的人來說,他們既有從眾心理又有對權利的不信任。這種混合的心態讓他們夜不能寐。當下,他們當然可以從那些低於自己的人那裡搶奪土地或財富,不僅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而且獲得法律的全力支持。可是他們同時又極度擔心發生任何事件觸發類似席捲中東和北非的民眾革命。所以,當他們一旦面對中國網上最近匿名出現的茉莉花革命的號召,他們馬上就放棄了建立公平司法系統,提升中國軟實力等等空談,本能地抄起了打壓大棒。」

英國《泰晤士報》專欄作家大衛.阿羅諾維奇(David Aaronovitch)對艾未未被拘一事在撰寫評論文章中提出,為甚麼抓他(艾未未)?他既缺乏跟暴民的聯繫,也沒有通向一個政黨、各種武器、中國電視媒體的手段,更沒有其他可以興風作浪的方式。他究竟有甚麼威脅可言呢?

大衛.阿羅諾維奇認為,北京當局有種種理由抗拒民主和人權,但是「我們從墨索里尼到卡扎菲,再從穆巴拉克到昂納克這些獨裁者們身上都發現了甚麼共同點呢?那就是他們有數不清的理由不放棄權力,而我或者艾未未們卻總有自己讓他們放棄權力的方式。」

國際社會關注

英國、美國、德國、法國和歐盟均對艾未未被拘留一事加以譴責,並對近幾週一波類似案例表示關切。德國之音( Deutsche Welle)更指出,由於艾未未的國際知名度和敢言,又與世界各地的關係密切,他被捕引發各國的憤慨。

德國政界及文化界人士指出,德國外交部補助1000萬歐元促成的「啟蒙的藝術」特展,4月1日在北京揭幕,德國將三大國家博物館的珍藏大方借出,此時北京當局卻扣押藝術家艾未未,實在諷刺。

德國綠黨發言人貝克稱,德國政府除要求中方釋放艾未未外,應邀請艾未未到啟蒙藝術展演講,「如果北京不同意,德方應撤回借展文物,並追回補助款。」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表示認同。

即將卸任的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6日在上海表示,新任的駐華大使應繼續為艾未未等異議人士的言論自由請命,他並敦促北京當局放寬對網路的箝制。

俄羅斯政府對艾未未被扣押一事保持沉默,但媒體卻詳細報導。《商人日報》以「世界要求釋放艾未未」為標題報導說,北京當局任意拘捕異議人士,會使中國與西方的關係複雜化。

艾未未被捕事件也引起香港政界、藝術界人士關注。北京當局以涉經濟犯罪扣查艾未未,有港區人大代表直指,扣押艾未未的手法像對待政治犯,而非經濟罪犯。

近期中國有多名知名人權活動人士和互聯網博客作者遭到拘留或者「被失蹤」。國際人權觀察組織和國際特赦稱,自今年年初以來,北京當局正在展開十年來對異議人士最嚴厲的打壓。

相關新聞
德政界及文化界聲援艾未未
趙連海聲援艾未未 港各界關注
新華社稱艾未未涉經濟犯罪受查 後刪除報導
艾未未事件透露中共鎮壓手段變本加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