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指責中共以懲罰個體作為恐怖工具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5月21日訊】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三週年紀念日,《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論《躺在時間的河流上懷念他們》,隱諱聲援曾在震後到四川調查「豆腐渣工程」的藝術家艾未未。5月19日,國際記者聯會發表聲明,稱社論執筆者宋志標已被停職,促請《南方都市報》停止自我審查並確保該記者不會被辭職。5月20日,德國之聲發文《不許懷念–南都5.12社論作者遭停職》,呼籲南都堅守媒體人的責任,並指責中共當局「用懲罰個體的辦法作為恐怖工具」 勒令媒體「自律」。

「等待事件的明朗化」

德國之聲記者隨後打通《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曹軻電話,向其詢問國際記聯發佈的關於宋志標停職的消息是否屬實,曹軻要求記者將國際記聯聲明發送至他的郵箱,稱要看過之後再做回覆,後來記者多次撥打曹軻的電話,但未接通。

德國之聲也試圖和社論執筆者宋志標取得聯繫,宋志標表示目前是等待的狀態,不方便接受外媒的採訪,幾天後的定論會讓事情明朗化,他同時也表示,理解和尊重很多媒體及公眾對於這篇文章的解讀及賦予的意義,但他對由此可能對評論部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

宋志標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媒體同行,也向德國之聲表達了他作為媒體人的憤慨,他認為,目前的中國媒體人處在最逼仄的媒體環境中,很多媒體人在默默堅守,試圖通過文字傳遞真實新聞和公眾聲音,但在中共當局的新聞管控下,加之媒體行政主管本身的自我閹割和審查,讓很多的媒體人被縛住手腳,中國新聞漸呈萎頓狀態。

「期待南都堅守媒體人責任」

德國之聲也採訪了國際記聯(香港)和中國區代表胡麗雲。胡麗雲說,國際記聯是通過中國內地傳媒人瞭解到這個消息的;另外國際記協還獲悉,《南方都市報》準備關閉報社的評論版,這是南都從奧運之時就開始醞釀的計劃。

胡麗雲認為,南都作為中國新聞前沿的媒體,一直比較堅守新聞底線和適時打出擦邊球,積累了良好的公信力。但近些年他們面對新聞主管部門也有恐懼的狀態出現,自我審查嚴重。

胡麗雲說,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報紙,南都應該明白他們所肩負的社會責任,難道只是一個國家、或是某個官員所發佈的命令?期待他們堅守媒體人的責任。她也呼籲報社高層應該保護自己的員工。

「用懲罰個體的辦法作為恐怖工具」

德國之聲還採訪了香港新世紀出版社的創辦人鮑樸,他認為,中國目前在傳統媒體、網絡、出版等領域的新聞管制成為一種常態:「南都社論的風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常態,那就是沒有任何言論自由。其中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時候,當局並沒有明文規定媒體人甚麼樣的文章不能寫,而是記者或評論人寫出文章後,一旦出現社會效果,然後當局就會懲罰個人,這樣就會造成,下一個記者或評論人在寫作之前就會考慮後果是甚麼,這是一個最要不得的『制度』–沒有明令,用這樣的方式來引起普通的媒體『自律』,這類似一種恐怖工具。」

據德國之聲瞭解,近期中共常委李長春和宣傳部長劉雲山將到廣東。南都報社高層對宋志標的處分,有可能是在中國大的新聞管制背景下的”自 律”行為。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德媒:歷年最無法喚起希望的「兩會」
兩會政改 德媒:溫家寶吳邦國演雙簧
德媒指責「啟蒙藝術」支持中共制度
德媒:孔子雕像為何遷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