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礁溪.烘爐地山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54
標籤:

烘爐地山,海拔1166公尺,為蘭陽五大名山之一,而且是唯一擁有一等三角點的蘭陽名山。過去因為地處偏遠,想親近這座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年以來,宜蘭縣政府闢建櫻花陵園,開通道路直抵烘爐地山東南側山麓海拔800公尺的山腰高處。如此一來,烘爐地山不再遙不可及,也讓人興起一登這座蘭陽名山的興致。

雖然今天氣象預測有雨,我並不以為意。最近下雨多在午后,而登烘爐地山,來回不超過三小時,中午前即可下山;更何況,我登山一向怕熱不怕雨。登山,與其酷熱難耐,我寧願淒風苦雨。冒著酷熱登山,汗流浹背,體力易衰竭;雨中行,則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

今天台北天氣其實算還好,車子出雪山隧道,才發現蘭陽的天空雲層頗厚。從礁溪前往小礁溪,進入山區,道路盤曲,漸爬漸高,半山已起雲霧。今日登烘爐山,恐怕將無緣一見雪山尾稜、蘭陽平原與龜山島的美景了。

從北宜高頭城交流道,續行駛了22公里,終於抵達櫻花陵園。宜蘭縣政府新建的這片花園式墓園依山勢排列,面向蘭陽平原,視野景觀頗佳。據山友資料,若天氣好時,在櫻花陵園就可遙遙望見雪山聖稜線。

今日雖然與此無緣,不過一下車,便感覺良好。八百公尺的海拔高度,氣溫涼爽,仿若初秋的感覺,這種天氣登山,正合我意。


櫻花陵園高處建築物旁的土石產業道路。

土石產業道路通往烘爐地山登山口。


山區已起霧

陵園最高處有一棟新完工的建築物,建物旁有一條土石產業道路可通往烘爐地山的登山口。

步入土石路,地上碎石沙沙作響,芒草夾道,蟬聲傳響,而遠近雲嵐飄緲,氣氛幽雅,炎炎夏日能夠走這種山路頗為舒適。

前行十幾分鐘,山路漸盤漸高,竟已身處雲嵐之中。這時心想不妙,才走到半山腰,就有雲深之感,那麼登頂所見豈不是一片白茫茫而已。

土石路的尾段,漸有芒草侵道,部份路段變為狹窄,有時還得撥開橫岔擋路的高芒,天氣又漸漸不好,方才還覺得山路幽雅,此時走在薄嵐芒道,漸覺得有點孤寂。

花了25分鐘,抵達土石路的盡頭,有一塊小空地。此時天空竟飄起毛毛雨。續行,陡上的山徑,穿入了森林裡。才上午九點過後,森林裡的天色,竟像黃昏般的晦暗。林中前進,周遭蟬鳴聲,似陽明山暮蟬,叫聲悲淒。

山徑路跡清晰,而毛毛雨已被林葉吸收,林中行,不必著雨衣,衣服不溼,身體不汗,漸走漸適應,心情又好轉。斷續爬坡之後,山路又趨平緩,約20分鐘,抵達四岔路口。

四路山路在此交會,有一棵巨樹橫倒空地旁。倒樹連根拔起,根吸泥帶土,倒矗路旁,宛如一塊黑色巨石。樹根旁的山徑,即是續往烘爐地山的山徑。另外兩條山徑,一通往林美產道,為烘爐地山舊登山口,另一條山徑通往三角崙山。


四岔路口空地及倒樹


抵達岔路空地,沒有樹蔭遮蔽,才發現毛毛雨其實還不小。稍休息後,繼續上路,隨著山徑,再次穿入森林裡。

又是一段須拉繩索的陡爬路,約五、六分鐘,遇一小段芒草路,雨勢變大,趕緊穿上雨衣。

通過小芒草路,進入雜樹林裡。此時雨水穿林打葉聲,蓋過了漸微的蟬鳴聲。走著走著,身旁突然有飛禽竄出,翅膀掃到我的帽緣,從我眼前掠過,還沒看清楚,飛禽已倏忽消失於前方的樹林。看那模糊的身影及體型,可能是貓頭鷹之類的鳥,或許是在林間歇息或避雨,我路過嚇到牠,也被牠嚇到。

天氣無好轉跡象,反而更趨惡劣。遇到林葉稀疏隙處,感受更強烈。此時,登頂的熱情早已褪去,只是不願放棄的心情及毅力在支撐而已。

這一段山路,其實路況還不錯,只是雨水惱人。約行20分鐘,抵達一處山坳的小沼澤地。土軟地溼,須踏木而過。雨後,出現一片水澤,傳來陣陣蛙鳴,又有些許蟬聲與蛙鳴交響。若雨只是毛毛雨,則此地詩情畫意,應可令人流連。

此時此身,一片溼意,沒有心情賞景,趕緊趕路。續往上爬,雨竟愈下愈大,林葉已撐不住雨水。走了十分鐘,爬到高處,卻見山徑又趨而向下。這時,已是大雨景象,頓時興起歸去來兮的念頭。


烘爐地山一等三角點

心情已不想往前走,卻也不願回頭走。看地圖,走到這裡,應該離烘爐地山已不遠了。若要回頭,早該回頭,此時回頭,豈有此理?

這時望見前面樹幹有小路標,走近瞧瞧,上面寫著「基石」及箭頭符號,心情受到激勵,便決定提膽向前了。

往下走,才不到一分鐘,抵達往桶后越嶺古道的岔路。這裡是登頂前最後的小空地,樹幹上的路標寫著「烘爐地山5分鐘」。只剩最後的登頂路,當然就更義無反顧了。

最後的登頂路,全為低矮的芒草路,毫無遮蔽,風聲呼嘯而過,更助長雨勢,一路被雨打風吹。狼狽前行,終於登上烘爐地山。山頂四周被矮芒圍繞,芒外一片白茫,一等三角點就埋立於山頂小空地的中央。登頂不到一分鐘,拍完基石,便匆匆撤退。

下山的山徑,雨水聚流,已成水路。還好路徑不溼滑,並不難行。歷盡艱辛,登頂成功,心情轉為喜悅,儘管鞋底褲管已全溼,卻不以為意。下山腳程有如輕舟順流,只花50分鐘,便返抵櫻花陵園。

下山途中才發現相機已因受雨而休克,無法再開啟。返抵登山口,進入車內,趕緊以乾布擦拭及暖氣急救,而相機仍陷昏迷。此時回想登頂過程,我竟不知這台伴我數年的相機,忠心耿耿,一路苦撐,直到鞠躬盡瘁的為我拍下烘爐地山一等三角點之後,鏡頭才斷電闔眼。

這一刻,心情交織著登頂歸來與相機損壞的喜與哀。此時櫻花陵園已在霧茫雨中,周遭氛圍淒美。這時心念又一轉,安慰自己,君子隨遇而安,聽說櫻花陵園是一塊寶地,我的相機若果真在此歸西,也算是一種福份吧。

回程,車子出雪山隧道,坪林、石碇道路乾爽,一路無雨。一山之隔,宜蘭台北,天氣真的差很大。至於烘爐地山,我一定會再回來,要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下,一睹雪山聖稜的壯麗與蘭陽大地的美麗。

旅遊日期:2010.08.06


旅行地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宜5-3鄉道通往小礁溪。


造型特殊的橋樑,過橋後即抵達櫻花陵園。


櫻花陵園高處的建築物。從圖片右側的圓狀水泥建物左轉土石路。


土石產業道路通往登山口。


土石路部份路段芒草侵道,變為狹窄。


約走了25分鐘的土石路。


土石路終點,變為山徑,陡上進入森林裡。


抵達四岔路口,有小空地及一棵倒樹。


抵達沼澤地。


山徑路況不錯,只是雨水惱人。


基石不遠了。


桶后岔路。左往桶后越嶺古道,直行烘爐地山。


風雨中,登頂烘爐地山。


千辛萬苦,只為這顆石頭。

相關新聞
台灣宜蘭.蘭陽博物館.海洋嘉年華會
台北貢寮.隆嶺古道(福隆段).舊草嶺隧道
陽明山 .二子坪步道
基隆市 .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