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風與光的對話 中大公共藝術揭幕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中央大學有四件風格多元、材質迥異的公共藝術正式與大家見面。人文社會科學大樓前「大象五形」;藝文中心前的機動藝術「蘊‧行」;一餐斜坡草坪上的「漫步雲端」;後門松樹林的「坐聽‧松風」,巧妙地融入中大優美的建築和景緻之中,讓校園充滿人文藝術氣息。

「大象五形」為藝術家黃沛瑩、施承澤共同創作。作品發想自老子格言「執大象,天下往」與「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藝術家透過形體借意,塑造五頭由不鏽鋼製成、線條簡潔寫意的大象雕塑,散置於草間,巧妙詮釋出中國五形(金、木、水、火、土)中的倫理道德觀。

「蘊‧行」為日籍藝術家松本薰所設置,藉由風動藝術的表現形式,傳遞出自然與人類之間的對話關係。利用「風」作為助力,來牽引作品轉動或擺動,經周遭環境之光影變化下,倒影正好呈現出中大的「中」字。顛覆物理、機械的力學設計,營造流暢輕快的視覺效果,讓諾貝爾得主都嘖嘖稱奇!

「漫步雲端」由藝術家林建榮設計製作,包含12件尺寸迥異的雲形雕刻。這些由漢白玉石雕刻成的雲朵,將散佈於國際學生宿舍和男四舍前草地。除了觀賞,亦可作為行人坐椅使用,在忙碌中喘一口氣,親近校園公共藝術。夜晚時分,透過內搭的LED照明設備,還可欣賞燈影明滅、雲朵漂浮的視覺之美。

「坐聽.松風」設置於近後門的松林區,模擬松樹形貌的鋼材焊接作品,與蒼勁的松樹相互輝映,虛實之間與校園環境達到融合,週邊並設有兩張座椅讓過往行人能適時駐足休憩,營造出「閒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雷」的詩境。他的藝術創作所表露的古樸特質,也代表了中大的誠樸精神。

中大藝文中心主任曾少千表示,為讓師生和社區民眾更親近公共藝術,即日起至6月18日特舉辦「風與光的對話—公共藝術創作者聯展」,介紹公共藝術設置理念及藝術家相關作品。藝文中心也舉辦「大家一起做『公藝』-校園導覽志工培訓活動」,藉由志工解說,讓大家更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華麗相框DIY」、「光影趣」創作工作坊,讓大家接觸公共藝術的材料和製作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