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綸:哈利波特7--魔法師的死而復生

呂健綸

人氣 8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22日訊】

*放下生死

《哈利波特》完結篇全劇緊湊著與佛地魔對決,這一場是人人皆知哈利波特的赴死約,但身負使命,哈利不去不行,因為他若不去,佛地魔將會一個接一個的把女人、孩子、男人殺死。當然,哈利波特的好友們,都奉勸他不要去,但以哈利的個性,不是貪生怕死之徒,依然冒死赴會,因為「善良」是支撐哈利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哈利波特》最後一集圍繞著四個主題:一、決鬥 。 二、死亡。 三、重生。外加史內卜大平反。

史內卜在第7集殺死鄧不利多的舉動,引起了很多聲音,有人說他是壞人,有人說他是見利忘義的小人…總總的負面聲音,都是在為大結局鋪陳。史內卜從第一集開始是給人什麼樣的印象?冷淡?冷酷?其實,這是他為了保護哈利波特的假貌。在七集上史內卜將鄧不利多推下高樓致死,使史內卜變成殺人兇手,其實,那是鄧不利多和史內卜的計畫,為了讓佛地魔相信史內卜歸順於他。但佛地魔怎樣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因為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史內卜其實是一個真男人,是一個為了堅守一句諾言而不畏生死的好漢。因為史內卜深愛哈利的媽媽,從哈利的媽媽被殺死的那一刻起,史內卜就答應鄧不利多要好好保護哈利。他是一位真漢子!就算最心愛的女人不愛他,卻能為了一句話而犧牲性命。

*善與惡的抉擇 生與死的分別

哈7,這部哀傷的電影,使多少哈利迷落淚,從哈利波特奮勇單挑佛地魔開始時,感人的情節加上觀眾的情緒,電影院中充滿了此起彼落的啜泣聲…這一集準給你不同的驚喜和感受,尤其3D版更讓人身歷其境。

這一集的劇情圍繞著決鬥和死亡。雖然電影中有幽默的橋段,能轉換心境,但笑聲中卻充滿不捨與感慨。有決鬥就有死亡,聽起來是簡單的邏輯。但這次導演卻刻畫了「人為什麼而戰?我為什麼而死?死並不可怕!我要奮鬥到底!」

在劇中,有的人害怕死亡。有的人是不得不選擇了戰鬥,並非自願。甚至邪惡會誘惑你,選擇邪惡,你就能免於一死,那種天壓下來的邪惡,能挺的住的魔法師,心中若沒有善念,是很容易走錯路的。當然,霍格華茲的學生可不是泛泛之輩。

尤其法師召喚城牆上的雕像一起戰鬥的一幕,那種雄壯與浩蕩的隊伍,看了真有一股勁想和霍格華茲並肩作戰。當霍格華茲的學生與教師們,在危難時能團結一心,也是人們要學的,而非老虎已經虎視眈眈了,還在互相爭打!

哈利波特與佛地魔的決戰,是整齣戲的高潮,但在決戰前,哈利一直在尋找分靈體,因為每一個分靈體都是佛地魔的一份力量。如果分靈體不死,那哈利與佛地魔的決鬥毫無勝算可言。

其實哈利身體內有一份佛地魔的靈體,所以可以和佛地魔思想溝通。這可辛苦哈利了,因為從第一集到第七集,哈利只要思想一放鬆就會被佛地魔控制思想,能瞭解佛地魔目前的情況,思想非常痛苦,所以哈利必須不斷堅定信念才能擺脫佛地魔的思想控制。

既然哈利身上有一塊佛地魔的靈體,要找出能決定佛地魔生死的物品,從而銷毀,這等於是要哈利拿刀在自己身上剮。哈利心中明白,這都不是自己,我如果不能吃這樣的苦,那霍格華茲的人都會有危險,與佛地魔的對戰也沒有勝算。再者,只要銷毀一點,佛地魔的力量就不斷的往中心聚集,哈利才能與佛地魔相抗衡。但那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堅定信念,不由得讓人佩服。而重生後,力量更強大的可以對抗邪惡,是這齣戲最吸引觀眾的橋段了。

看完整片,讓人領悟,當人能放下生死時,再大的困難都擋不住。若真相信,死並不可怕,因為善惡終有報,好人的死也只是人世間痛苦的結束,回歸美好世界;而壞人的死,則是痛苦的開始。◇

相關新聞
分身乏術 哈利波特女星暫休學
哈利波特新片票房破前6集紀錄
羅琳有意把哈利波特電子化
組圖:《哈利波特》展覽魔法道具 眾星助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